人文遗存
安吉古城
位于山水环抱的河网平川之上,南靠九龙山、北望笔架山与上马山,东西长 650 米、南北宽 550 米,平面略呈方形,西南高、东北低,总面积达 33万平方米。城址四周为土筑城墙大多保存,高度达 4-6 米,基本保存原貌的城墙外侧有护城河则沿古城环绕一周,且贯通苕溪之水。古城遗址内除文化层外,还发现有灰坑、水井、砖瓦堆积等遗迹。
安吉古城遗址是由33万方古城中心遗址、逾十个古城关联城址与多个大型墓葬遗址所组成大型遗址集群,是近2万件春秋战国至两晋时期珍宝文物的出土地,安吉博物馆约八成藏品出自安吉古城。
越国早期城邑、楚国大疆封邑、秦代鄣郡治地、汉朝故鄣县治。
2006年,安吉古城遗址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龙山越国贵族墓群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与安吉古城合并。
2016年 安吉古城遗址列入国家级大遗址
九龙山
九龙山位于安吉古城村西面,安吉古城西南,远观隐约似见九条龙沿山脊弯曲而上,欲飞而起。九龙山与东侧龙山,西侧西山共同组成了龙形之山。
八亩墩与九亩墩
独据山丘、居高临下,封土高大、气势非凡。八亩墩(龙 d107-139)和九亩墩(龙d60 -106),虽未经考古发掘,但据其规模和外围隍壕(山体四周挖有四边整齐、转角规整的护墓壕沟)的存在,显示出具有王陵或王室墓的规格。
““八亩墩”相对高度约 30米,平面略呈长方形,连带隍壕计算,东西长约 260 米,南北宽约 180 米,总面积近 5万平方米。墓葬时代属春秋晚期。
“九亩墩”平面略呈正方形,四周地表未见明显壕沟,山体边长约 260 余米,总面积近 7万平方米,相对高度约 30 米。围绕山顶大墓(龙d60)分布有两圈中、小型土墩墓 40 余座。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