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系部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12个教学单位,开设43个本科专业。
学院 | 本科专业 |
---|---|
闽南理工学院光电与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 |
闽南理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力传动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通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闽南理工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电子商务 |
闽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金融工程 |
闽南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造价、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闽南理工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
闽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翻译、阿拉伯语 |
闽南理工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 | 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审计学 |
闽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闽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闽南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 |
闽南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 |
闽南理工学院国际学院 | -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应用型学科立项建设项目3个、培育项目1个。类别 | 名称 |
---|---|
省级重点学科 | 光学工程、电气工程 |
省级应用型学科 | 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学(培育) |
师资队伍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1287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4人,闽江学者2人,桐江学者3 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3人,泉州市高校中青年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6人,泉州市技能大师2 名。2022-2023学年,学校专任教师944 人,生师比为18·54:1。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36·65%。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6·21%,具有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6·14%。类别 | 名录 |
---|---|
省级教学团队 | 智能制造教学团队(带头人:王淑坤)、应用服装工程教学团队(带头人:郑高杰)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33门。此外,学校还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2个。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建立了2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拥有4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以及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工程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产品设计 |
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 | “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光机电应用型人才”改革试点(试点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测控技术与仪器、服装设计与工程 |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
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 | 智能制造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鞋服与创意设计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 |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通达集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服装工程方向实践教学基地、经济与管理实践教学3s实践基地、rfid技术实训中心 |
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 | 机械工程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计算机基础实验实验教学平台、大学物理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电工电子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 |
课程名称 | 获得年份 | 负责人 | 课程名称 | 获得年份 | 负责人 |
---|---|---|---|---|---|
光学制造技术 | 2007 | 简民 | 会计学原理 | 2007 | 李列东 |
模拟电子技术 | 2007 | 迟岩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011 | 孙维义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长期与省内外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东北大学流程工业自动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柴天佑院士工作站”,与厦门大学签订《教育教学资源合作协议书》,与福州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学校自1998年办学以来,长期得到长春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惠州学院、闽南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大力支持。
实习就业
截至2013年,学校先后构建了福建省、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就业网络。先后与国内120多家知名企业签定了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协议。毕业生广泛就业于福建中远集团、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厦门友达光电有限公司、泉州港务集团、泉州太平洋集装箱有限公司、泉州电信局、万利达集团、通达集团、恒安集团、木林森集团、大帝集团、凤凰光学集团、tcl集团、上海光学集团、苏州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等全国知名企事业单位。
硬件设施
截止2018年,学校建有蚶江校区、宝盖校区。
宝盖校区:三栋教学楼,一栋实验楼,一个校内实训基地,一个校内实习工厂,一栋图书馆,三栋学生餐厅,三个学生宿舍区,1个标准运动场,1栋体育馆,1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教师公寓等一批配套设施。设施还不够完善,预计5年内可以达到一般本科类学校的环境标准,学校还在不断建设中。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宝盖风景区(宝盖校区)
蚶江校区:一栋行政楼,一栋实验楼(6层),一栋主教楼,一栋阶梯教室,一栋图书馆,8栋学生宿舍,两栋教师宿舍楼,一个体育馆模型(里面是用来开会的),一个运动场,两个篮球场,一栋食堂。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厝仔工业区(蚶江校区)
实验设施:学院十分重视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学员的职业能力。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占地35·4亩,建筑面积13·5万多平方米,内设有光学冷加工厂、模具厂、电子厂等。引进多家企业创建了机械加工、光学冷加工等实验室,实训基地。使学员不仅能接受岗位技能的训练,还能接受社会主义市场的洗礼。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