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包钢集团”、“包钢”)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设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1954年开始建设,1959年投产,同年10月,周恩来同志亲临包钢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以包钢建设为题材的电影《草原晨曲》影响广泛,同名主题曲传唱至今。包钢拥有“包钢股份”和“包钢稀土”两个上市公司,是我国主要钢轨生产基地之一、品种规格较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之一、西北地区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是我国稀土工业的发端和最大的稀土科研、生产基地。截至2011年5月末,资产总额848亿元。
包钢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为华北、西北的连接枢纽和西部大开发的门户,且与蒙古国边境线占中蒙边境线总长的68%,在国家“向北开放”的战略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包钢白云鄂博矿是举世瞩目的铁、稀土、铌、钍等多金属共生矿,是西北地区储量最大的铁矿,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铌、钍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包钢紧依黄河,靠近山西、内蒙古煤炭富集区,毗邻资源丰富的蒙古国、俄罗斯,水、电、煤、铁等资源充足。
包钢股份2014年2月19日晚间发布《关于产业战略规划的信息披露公告》。据公告表示,控股股东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诺,包钢集团拥有的矿产资源及其开发项目将优先注入包钢股份,包钢股份为包钢集团铁、有色金属、煤炭等上游矿产资源及相应产品的唯一整合方。这意味着除铁矿资源外,包钢集团现有的稀土、煤炭、钼等资源将会逐步注入到包钢股份,包钢股份将转型为资源型企业。
2015年5月,国土资源部发布通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6家稀土集团整合重组方案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备案。
2023年4月,包钢集团3·2万吨x65m热卷管线钢中标土耳其黑海萨卡里亚气田管道输送项目,标志着包钢产品将首次出口土耳其。
2023年8月,包钢集团举行80吨转炉绿色低碳升级改造项目启动仪式。投产53年来累计产钢2208·14万吨,上世纪90年代改写包钢平炉炼钢历史的包钢1号转炉完成了历史使命,停产进入绿色低碳升级改造阶段。
据包钢集团官微,2023年,包钢集团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5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利润总额53亿元,同比增长10%;上交税费109·77亿元,同比增长15%。截至2023年11月底,公司营收、利润、上交税费水平分别在行业92家企业中排第17位、第6位和第5位。
2024年10月15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面向未来战略发展研讨暨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包头市举行。当天上午,还举行了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仪式。该项目是包钢集团稀土产业发展历史上最大单体工程,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标志着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正式投入运行。
2025年2月消息,包头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建设银行、包头市人民政府、中信金融资产为股东,注册资本由约164·3亿人民币增至约167·7亿人民币,同时多位高管发生变更。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