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建立了社会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济、教育发展、3d打印技术等多个校级、市级科研平台。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 | 中国信访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 首都城市治理与综合执法研究所 |
众城智库(北京城市学院城镇化研究院) | 北京社会组织服务评估中心 | 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 |
北京城市学院学科阅读研究所 | 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学研究院 | 北京城市学院石窟石刻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
北京城市学院农文旅产业研究中心 | 北京城市学院青年人才赋能成长研究中心 | 北京数字乡村研究中心 |
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2022年2月北京城市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教师教师参与的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各类横向课题20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200多篇,其中百余篇被ei等三大索引收录,并多次获得国家和北京市奖项。类别 | 名称 | 负责人 |
---|---|---|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 | 组织中员工资质过高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对作用机制的检验 | 刘金菊 |
2015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 |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首都环境治理研究 | 冀文彦 |
社会治理趋势下社会组织的参与实践模式研究 | 胡勇慧 | |
新时期首都环境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 周秀玲 | |
超大城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法制评估——以第三方为视角 | 吴春岐 | |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基于时间序列双极化被动微波遥感数据的植被有效光学厚度反演算法研究 | 李云青 |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 民办高校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调查研究 | 贾咏梅 |
2016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 | 京津冀跨界环境风险识别与协同治理研究 | 刘承水 |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研究 | 王强 | |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环境传播研究 | 范松楠 | |
2016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 | 我国两岸三地大学生政治信任状况比较研究 | 李砚忠 |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 元至清代中国古代都城政治中心的空间机制与形态规制研究-以中央行政官署为视角 | 杨安琪 |
粤港澳大湾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拟及综合调控 | 崔学刚 | |
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般项目 | 京派绘画艺术体系建构研究 | 倪葭 |
202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 | 中国城市管理报告(2025) | 刘承水 |
大城市的健康转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 刘金菊 | |
202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 | 北京早期长城文化内涵挖掘和阐释研究 | 刘蕊 |
北京城市公园服务的公平性研究 | 朱巍 | |
北京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耦合机制研究 | 王立杰 | |
北京城乡社工站服务基层治理成效的提升路径研究 | 胡勇慧 | |
北京社区公共空间共享运营路径优化研究 | 张菊枝 | |
智媒体下北京城市形象的全球叙事研究 | 张玮 | |
202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 | 家校合作促进北京市青少年心理韧性的培养机制研究 | 李天然 |
北京地区清代离宫御苑空间规制与价值传承研究 | 杨安琪 | |
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传播交流推广项目” | 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 | 李冰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6月,学校馆藏图书200余万册。
学术期刊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城市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为北京市一级社科学报、优秀学报。该刊主要刊登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论文以及各个学科的专业论文。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