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服青年资讯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服装学院办学条件

北京服装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24个。
本科学院及专业设置
学院招生专业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艺术与科技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传播学、广告学、摄影、表演(服装表演)、表演(广告传播)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绘画、中国画、雕塑、公共艺术、绘画(学校美育)
文理学院-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6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设计学2019年被评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设计学和艺术设计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及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设计学排名前3%-7%,艺术设计排名前3%。2023年,“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项目获批北京市首批交叉学科平台建设试点。
学科建设(部分)
类别名称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设计学(2019年)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设计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美术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艺术、国际商务、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材料与化工
参考资料:(注:官网简介页面和硕士学位授予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截至2024年1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865人,其中专任教师65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37%。多人入选国家级人才、北京学者、青年北京学者、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等,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人担任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市级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技术研发项目负责人等,汇集了包括“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在内的众多行业领军人才和学者。聘请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前副校长ann priest教授以及蒋士成、俞建勇、孙晋良等多名院士担任特聘教授,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厚植土壤。
优秀名师(部分)
类别名单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刘瑞璞、赵国樑、胡月、郑嵘、王越平、詹凯、王群山、马天羽等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邵新艳、姜延、彭璐、王阳等
北京高等学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基于设计责任感培养的环境设计系本科育人团队(2019年)
(截至2023年12月)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优势本科专业
类别 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表演、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公共艺术、传播学、中国画、艺术与科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北京市特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表演
北京市品牌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表演、工业设计
北京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市场营销、公共艺术、传播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绘画、广告学、工商管理、雕塑、摄影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2月)
精品课程
类别名称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民族服饰设计实践、现代首饰设计与工艺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服装数字科技、设计思维与方法1、服装设计效果图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服装cad应用、有机化学2、版式设计、图案基础、设计思维与方法、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课程、传统元素首饰设计、设计数学、创意影像与视觉设计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中国服装史、服装设计学、成衣纸样与工艺、数码设计基础、服装画技法
(截至2023年12月)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多次获得“纺织之光”202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教学成果获奖(部分)
项目名称获奖类别
《服装数字科技》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202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基于“创业决策逻辑机制”的商科双创教育理论构建与教学创新202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面向未来的设计师通识基础课程平台系统研究与实践202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基于全球化纺织服装产业的时尚管理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2019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混合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2017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执着而卓绝技艺且技能—北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7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截至2023年12月)

合作交流

校企地合作

截止到2024年1月,学校与朝阳、海淀、通州、平谷等各区合作,连续发布《北京时尚产业发展蓝皮书》。聚焦行业产业转型发展,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产业聚集地开展战略合作,建立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和校企研发机构。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外交人员服务局等机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垒球协会等协会组织,以及安踏、迪尚、爱慕等企业开展合作,整合资源、协同创新。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新时代中国乡村劳动者服装设计暨美好生活时尚工程”、打造“电站美术馆”、“非遗艺苑”典型案例。

国际合作

截止到2024年1月, 学校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法国时尚学院等近40余所国际知名院校签署合作协议。发起成立国际首饰设计高校联盟,主办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iydc)、北京国际首饰艺术展、“设计马拉松”、“意大利制革之美”等高规格国际赛事、展览及论坛活动。

2025年4月25日,北京服装学院与北京首钢基金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