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服青年资讯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服装学院学术研究

北京服装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教育部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北京技术转移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科技条件平台1个。建设有北京服装学院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等机构。
科研平台(部分)
类别 名称
国家级教育装备协同创新研究机构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与交互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服装工效与功能创新设计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服装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
其他研究机构新时代中国美研究院、北服运动时尚研究院、北京服装学院时尚研究院、中国生活方式设计研究院、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北京服装学院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2月)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23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单列学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8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获得授权专利790余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累计4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40余项。
科研获奖(部分)
项目名称类别
北京服装自主品牌个性的国际化研究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数字生物视幻服饰设计202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
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系列化产品开发和产业化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汉族编和少数民族编教育部第七届高校科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ptt和原位功能化pet聚合及其复合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基于‘科技驱动’的北京服装设计产业提升路径与对策研究2020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优秀奖
(截至2023年12月)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5月,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85·6万余册,中外文期刊66种,电子图书159·7万余册,电子期刊6·8万余种,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1·3万余小时,各种购买及自建数据库80个,面料样块100万块。学校建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能厅以及可以与观众实现互动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还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以及近千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极为珍贵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饰的图片。

学术刊物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主办学术期刊《艺术设计研究》自2017年起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艺术学核心期刊;《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版)》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版)。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