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海淀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海淀交通运输

北京海淀

交通运输

综述

海淀区交通便利,路网发达。公路方面形成包括高速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组成的高效、层级分明的道路交通网络,构建以快速路为主、区内网格状干路为辅的城市骨干路网系统。境内共有2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过境。已基本形成六横八纵的轨道交通网,以16号线为中轴线,串联起山前山后,形成轨道交通大动脉。

2023年,海淀区新增轨道通车里程9·7千米,昌平线南延清河至西土城段、16号线苏州街站和二里沟站开通运行,12号线主体结构完工,13号线后厂村至新龙泽段隧道双线贯通;新增道路通车里程12·5千米,安宁庄北路等4条道路建成通车;移交接养城市道路16条。道路慢行系统提升完成80千米,配合调整优化公交线路18条,增设公交站点30个。打通“断头路”5条,完成道路大中修149·3万平方米、疏堵工程5项,挖潜新增停车位5051个,新增有偿错时共享停车位2579个。

公路

截至2019年,海淀区道路里程共计1801·96千米,包括高速路31·19千米,城市快速路127千米,城市主干路296·39千米,城市次干路469·38千米,城市支路877·99千米。道路路网密度为4·18 千米/平方千米。“十三五”期间,海淀市政道路建设累计建成通车道路83条、71·6千米。海淀北部地区快速路系统的规划实施,,构建北部地区与五环路、六环路等城市高速环路系统的联系。利用五环路、六环路快速通道,衔接京雄高速,实现与雄安新区的快速通道联系。区域过境交通走廊主要以京包高速公路和八达岭高速公路为主体,实现与西北方向的快速交通联系。

铁路

海淀区有京张高铁(17千米)、京石客专线(2·5千米)、大台铁路(16·7千米)、西北环线铁路(16·2千米)等铁路过境,铁路总里程52·4千米。其中,京张高铁在海淀区境内设清河站,始建于1905年,由詹天佑设计并主持修建。2017年6月,新清河站正式开工建设。2019年12月30日,新清河站完成改造并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京张高铁的始发车站之一。新清河站占地14·6万平方米,4台8线,候车面积2·3万平方米。是北京北部最大的交通枢纽,日均客流量高峰已达1·6万人次。

公共交通

截止2022年,海淀区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126·3千米,占北京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的16·1%,形成六横八纵轨道交通网。以公交快线为骨干,普线和支线为补充,公交场站为基础,交通枢纽为衔接,与轨道交通系统互联互通。

2012年底,海淀区顺利开通运营地铁3条。地铁9号线海淀区从国家图书馆到北京西站,长5·06千米。地铁10号线二期海淀区从巴沟到莲花桥,长9·69千米。地铁6号线一期,海淀区从五路居到三里河路,长5·57千米。

2014年底,地铁15号线一期三段开通运营,海淀区从双清路到北沙滩,长2·9千米。

2016年底,地铁16号线北段开通运营,全部位于海淀区,从北安河到西苑,长20千米,海淀北部地区迈入轨道交通时代。

2017年底,西郊线开通运营,全部位于海淀区,从香山停车场到巴沟,长8·9千米,香山植物园地区进入轨道交通时代。

2018年底,地铁6号线西延开通运营,海淀区从西五环到五路居,长6千米。

2020年底,地铁16号线中段开通运营,全部位于海淀区,从西苑到甘家口,长10千米。

2021年底,海淀区再次一年开通运营地铁3条。地铁19号线一期海淀区从牡丹园到北二环,长4·1千米。地铁16号线中段二期,从甘家口到玉渊潭东门,长1千米。地铁昌平线南延先开段,从西二旗到清河站,长1·4千米。

2022年年底,海淀区有两条线(段)开通运营。一是昌平线南延一期工程,北起西二旗站,南至蓟门桥站,全长12·6km,新建车站8座,线路全部位于海淀区,必保段8·2千米已于9月10日开始空载试运行。二是16号线南段,海淀区从玉渊潭东门到莲花池东路,长2千米,已于9月15日开始空载试运行。到2022年底,海淀区增加通车里程10千米。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