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京密引水渠和永定河引水渠通水后,每年向海淀区供水0·6亿—0·8亿立方米,最多年供水达1亿立方米。北沙河与莲花河多年平均总入境水量为0·26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占海淀区多年平均用水量的80%。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按贫富可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单元:
一、四季青地区为富水区,面积约130平方千米。
二、清河地区为次富水区,面积100平方千米。
三、山后地区为贫水区,面积130平方千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海淀区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1372·92公顷(20593·80亩)
其中,水田150·09公顷(2251·35亩),占10·93%;水浇地969·74公顷(14546·10亩),占70·64%;旱地253·09公顷(3796·35亩),占18·43%。
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5·96公顷(389·40亩);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0·45公顷(156·75亩);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0·77公顷(11·55亩);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0·11公顷(1·65亩)。
二、园地1899·86公顷(28497·90亩)
其中,果园1851·60公顷(27774·00亩),占97·46%;其他园地48·26公顷(723·90亩),占2·54%。
三、林地10668·49公顷(160027·35亩)
其中,乔木林地9762·11公顷(146431·65亩),占91·50%;竹林地0·80公顷(12·00亩),占0·01%;灌木林地421·70公顷(6325·50亩),占3·95%;其他林地483·88公顷(7258·20亩),占4·54%。
四、草地289·83公顷(4347·45亩)
其中,其他草地289·83公顷(4347·45亩),占100·00%。
五、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6156·18公顷(392342·70亩)
其中,城市用地15564·04公顷(233460·60亩),占59·50%;建制镇用地5063·06公顷(75945·90亩),占19·36%;村庄用地4302·97公顷(64544·55亩),占16·45%;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226·11公顷(18391·65亩),占4·69%。
六、交通运输用地1690·56公顷(25358·40亩)
其中,铁路用地191·00公顷(2865·00亩),占11·30%;轨道交通用地163·76公顷(2456·40亩),占9·69%;公路用地1083·15公顷(16247·25亩),占64·07%;农村道路245·21公顷(3678·15亩),占14·50%;机场用地5·61公顷(84·15亩),占0·33%;管道运输用地1·83公顷(27·45亩),占0·11%。
七、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02·99公顷(13544·85亩)
野生植物
据《北京植物志》载,海淀区共有野生植物3门2纲111科614种。其中蕨类植物门9科20种,裸子植物门2科2种;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81科426种,单子叶植物19科166种。
海淀区受地貌、气候、土壤的影响,从山区到平原,植被具较明显的分带特征。
野生动物
2024年2月1日,海淀区发布了2023年陆生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名录,相较2022年新增陆生野生动物59种,其中橙翅噪鹛、红头长尾山雀为北京市新记录鸟种。
哺乳纲:主要有狼、狐、猪獾、狗獾、家蝠、草兔、刺猬、岩松鼠、狍子。
鸟纲:主要有乌鸦、喜鹊、灰喜鹊、山鸡、啄木鸟、猫头鹰、苍鹰、家燕、山雀、家雀。
爬行纲:主要有草蛇、蝮蛇、锦蛇。
矿产资源
泥炭:主要分布在温泉、冷泉、苏家坨一带,储量约为340万吨。
砖用黏土矿:广泛分布在平原区,区内最大的黏土矿是西六里屯黏土矿,为中型工业矿床。
砂石矿:砂石矿主要分布于永定河流域;基岩碎石矿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含量为95%—98%,次为白云岩、石英和少量的磁铁矿,主要分布在温泉村南,储量为37·5万吨。
制灰灰岩矿:分布在海淀区温泉镇。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次为白云石、燧石,储量为40万吨。
花岗岩:分布在北安河至西山农场一带,车耳营地区花岗岩储量为127万立方米。
石墨矿:位于苏家坨镇南安河村,固定含碳量甚低,最高为43%,总储量为3万吨。
矿泉水:集中分布在四季青、温泉一带。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