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世纪50年代,海淀区周边的清河、北安河、田村等地陆续划入区境。北部大半曾隶属于昌平县,是远郊区,1958年并入海淀区,成为近郊区。
1954年起,现区境南部陆续设若干街道。
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
1963年实行城乡“分治”,重设街道。
1968年撤销区人民委员会,在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设革命委员会。
1981年取消区革命委员会,设区人大常委会和区人民政府。
1984年结束农村人民公社体制,改设乡。
至1995年底,海淀区辖17个街道、11个乡。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海淀区东部和南部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包含海淀区境东、南和西南部,地跨海淀区16个街道(除香山街)和四季青、玉渊潭、海淀、东升、东北旺等5个乡的全部或部分区域。
至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辖21个街道,5个镇,3个乡,2个地区。
2005年底,玉渊潭乡被撤,原辖行政村并入万寿路等5个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海淀区下辖22个街道,7个地区(镇),共计570个社区,84个行政村。。海淀区人民政府驻海淀街道长春桥路17号。
区划类别 | 数量 | 名称 |
---|---|---|
街道 | 22个 | 万寿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海淀街道、中关村街道、学院路街道、清河街道、青龙桥街道、香山街道、西三旗街道、马连洼街道、花园路街道、田村路街道、上地街道、曙光街道、燕园街道、清华园街道、永定路街道。 |
地区(镇) | 7个 | 四季青镇、东升镇、海淀镇、西北旺镇、温泉镇、苏家坨镇、上庄镇。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