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实力
馆藏资源
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以该校特色学科铁路交通为文献特色,同时注重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性文献收藏。每年新增纸本图书量保持在9万册以上。截至2020年12月31日,馆藏纸本资源总量为256万册,电子资源总量为1107·7万册,拥有87个数据库平台、257个中外文数据库,近5·2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拥有包括万方、cnki、维普、sci、ssci、ei、elsevier、springer、wiley等中外文数据库。图书馆全面收藏了该校博硕士论文,2003年起收藏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2004年起全面收藏本科生毕业论文。
支撑保障
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是中国图书馆学会事业团体会员、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研究会理事馆,该馆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和共建“北京学院路环三环”联合体,并参与组织成立了“北京市北三环——学院路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是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满铁资料研究分会挂靠单位,承担满铁资料研究分会的职能、任务、权责和日常工作。
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为全国102所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高校图书馆之一。可提供科技查新、查收查引、定题检索等服务。自2003年起,图书馆分别与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中国国内近60余家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提供馆际互借服务。读者通过馆际互借服务均可免费获取上述图书馆的资料。
自2004年开展文献传递以来,图书馆与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nstl等近百家高校图书馆和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可为该校读者提供原文传递服务。
学校的2万余台计算机均能24小时全天候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检索和使用。图书馆采用aleph(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和digitool(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软件分别对纸质资源及数字资源进行管理,同时向读者提供网上图书预约、续借、催还等互动性服务。采用primo(资源发现与获取系统),将图书馆已有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电子数据库以及网上大量免费数据库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多种资源一站式检索。建设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
为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每周开馆7天,服务时间98小时/周,自习室开放时间105小时/周。图书馆推行开放服务模式,实行借阅一体的开架服务。每年接待读者120万人次以上,纸质图书平均年借阅量约21万册。
为培养读者文献检索能力,图书馆在全校范围开展了对学生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信息素质教育,开设了文献检索课,2015至2018年课程累计236次,每年为本科、研究生毕业生举办“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撰写毕业论文”讲座。同时还开展了各类数据库的专题讲座和培训和查新等服务工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