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
校训
进德修业、敦行致远
进德修业:语出《周易》·乾·文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敦行:语出《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致远:语出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进德就是指增进道德。首先是教师进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故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时时处处为人表率。其次,是学生进德。让学生品德日新,即一天天地增进美德,力求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修业就是指钻研业务、研习学业。代代恩中老师以不懈的精神研习提高业务水平,立足岗位,勤奋执教。代代恩中学子以不懈的精神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惜今求远、勤思慎问。
敦行是恩中人实践精神的体现。“敦行”强调的是动手的能力、实践的作风和对道德的践履。“敦行”是学问之道,更是做人之道。
致远是恩中人的理想,也是恩中教育效益的体现,更是恩中学子对社会贡献的表征。“致远”强调的是立足现实、志存高远,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奉献社会。
校风
海纳百川、见贤思齐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诫恩中人胸襟宽广,视野开阔,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做一个才情富瞻、识明见远、追求卓越的人。
教风
有教无类、春风化雨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诫恩中老师要认识到人皆有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要具有博爱情怀,教不分类,教不择人,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学风
一张一弛、锲而不舍
一张一弛出自《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诫恩中学子全面发展,精于学业、强健体魄、拥有特长,劳逸结合,动静相承,张弛有度,自在从容。
校徽
校徽释义:
1、校徽由字母“e、y”和数字1825组合而成。e、y为“恩阳”两字的汉语拼音首写变形字母,1825为恩阳中学前身“迎恩书斋”的创建时间。
2、e似帆,寓意百年恩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又似山,寓意知识领域山外有山,学术高峰敢于登攀。
校歌
恩阳河畔,书香静静流淌;米仓道边,迎恩书声琅琅;穿过百年沧桑,恩中红旗高高飘扬;海纳百川气自宏,见贤思齐身自芳;有教无类,你我多幸运;春风化雨,教诲心意长;一张一驰乐中苦,锲而不舍强中强;进德修业终身称量,训敦行致远报国又心邦;恩阳中学,引领我们成长,炼就担当的翅膀,我们飞翔、飞翔、飞翔、飞翔、我们飞翔。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