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宁青少年科技教育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上海市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目的理念

上海市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

目的理念

少科站认真履行区学校科技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的职责,建立了区、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网络。围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科普教育的全过程,强化学校科普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逐步形成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纵向衔接,校内外、社会、家庭横向沟通,市、区、学校相互协调的青少年科普发展新格局。结合二期课改精神,进一步完善学校科普教育评估机制,加强对学校科技类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活动课程的建设和指导,加强科普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科技教师多元化、开放式的培训机制,提高科技科普教师的素质。实施与本市科技“启明星”和“曙光计划”相配套衔接的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启动人才培养计划,成立了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长宁区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开展“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活动,积极参加创新大赛,参与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参与完成教育部规划课题《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绿色家园教育系列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中的子课题《绿色家园教育校外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结题;完成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市级规划课题和长宁区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小学科技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研究工作,承担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区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子课题《区域推进机器人教育的实践研究》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市级课题《青少年科幻美术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艺术表达》。

本着“让科技教育惠泽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少科站科技培训已形成以生物、生命科学、环保、化学与生活等项目为一体的研究型活动板块;以om、创造发明、机器人、电子等项目为一体的创新设计板块;以计算机、摄影摄像、业余电台、科普英语、科普美术等项目为一体的信息传播板块;以模型、测向、小制作等项目为一体的探索实践板块的新模式。2007上半年,21名专职科技教师进入 35所学校,17个项目进入73个班级;下半年,共21名专职科技教师进入 37所学校,26个项目进入66个班级。同时,在双休日等课余时间,少科站内部亦开设各类科技辅导小组近40个,为学生免费提供科技活动辅导,在普及和提高方面做到双赢,培养了一大批全国、市竞赛获奖的科技新苗。少科站在主持、参与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又以“案例、课例和论文”为抓手,采用教科研沙龙形式,将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少科站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和区文明单位,被国家教育部等单位评为全国校外科技教育先进集体。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