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案春秋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

上海市档案馆

馆藏

档案情况

馆藏档案截至1990年底,有1208个全宗,1039324卷(册),排架总长度1451米,还有其他资料32326册。其中有许多中国近代、现代史方面的珍贵史料,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和党领导下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档案资料,以及当时一些进步团体出版的书刊和著名人物的著作;上海工人3 次武装起义的档案史料,1929年上海反帝大同盟成立宣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民党市政府、日伪上海特别市政府等政权机关形成的档案;还有反映馆藏特点的英、法、日等侵华机构的档案(包括租界档案)。这部分档案,形成时间从1843年起至1944年止,包括1853年小刀会起义、1925年五卅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等;还有反映中国民族工商业产生、发展的档案史料,如一些金融、工商企业、同业公会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上海市和华东大区一级党、政、群机关及部分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等。

2025年7月,中国著名科学家伉俪曹天钦、谢希德之子曹惟正将曹天钦院士的20件珍贵档案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本次捐赠的曹天钦院士档案包括证件17件、文字作品2篇和字画1件,时间跨度为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其中主要包括:郭沫若签署的1955年和1962年中国科学院聘任书、方毅签署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证书、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证书、曹天钦为庆祝英国学者李约瑟八十寿辰撰写的纪念文章、时任中科院院长方毅赠曹天钦的书法作品等。

镇馆之宝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历经90多年,在国内有幸保留下了11本。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收藏单位的“镇馆之宝”。上海市档案馆有收藏首译本。

学术活动

自建馆以来,已经接待了朝鲜、美国、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各种档案代表团20余个。1988年馆领导等出访了南斯拉夫、香港等地,加强了相互友谊,促进了学术交流。1987年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学术讨论会。还派专业干部参加“租界与近代中国社会”等各种学术研讨会,加强了与学术界的联系。

社会活动

8月11日,由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上海市档案馆联合主办,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承办的“上海城市记忆中的孙中山——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献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开幕。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