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方关爱公益基金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公益项目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

公益项目

● 生命绿洲患者援助公益项目: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生命绿洲患者援助公益项目”(以下简称“生命绿洲”)成立于2013年8月,并邀请钟南山院士担任管委会主任。生命绿洲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人享有健康为目标,以维护患者健康权益为核心,通过“多方共付”即企业让利支持,基金会公益捐助,患者适度承担的共付机制,减轻困难患者的用药负担,促进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和大病救助体系的完善,实现社会公平。生命绿洲努力探索以患者利益为核心,为患者提供“物资援助、健康教育、心理关怀”三位一体的公益模式,以帮助患者“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为使命,开展患者援助、患者教育、患者关怀公益活动。

截止至2021年9月1日,生命绿洲先后开展的患者援助项目以及患者教育、会议、学术、科研类项目,共覆盖疾病40种,项目医院 10948家,项目医生61940名,项目药店3451家,项目药师9469名。累计捐赠患者已达 108万余人,发放捐赠药品数量累计7277396 盒,累计发放援助药品金额折合人民币逾100 亿元。

● 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公益项目: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公益基金”(以下简称“同心全科公益基金”)成立于2014年11月。该基金是由国家领导人及相关院士首倡,并用自己的院士津贴与科学技术奖金带头捐赠并设立的。同时,开展实施“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为破解基层医疗人才短缺这一突出现实难题进行有益尝试,既是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具体实践,更是在为“健康梦”助力“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农工党中央原副主席、时任基金会理事长汪纪戎,时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时任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刘峻杰,基金会秘书长周庆年等领导出席成立仪式。陈竺副委员长和曾益新院士共同为“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公益基金”揭牌。

同心全科公益基金将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提高全科医生到基层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将积极探索破解优秀医卫人才“下不去、留不住”难题的方法和路径。截止 2021年,共资助 502名医生,累计拨款 1585·4万元。

● 佐农公益项目:

佐农公益项目是为庆祝农工党成立 90 周年,发扬农工党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农工党中央组织部联合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开展的关爱扶助困难农工党员活动。旨在送去组织的慰问关心和温暖,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目前,已拨付款项350 万元。

佐农公益项目注重夯实组织基础建设,为使佐农项目取得更好实效,把项目落到实处,项目力争将扶助活动覆盖到每一位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切实体现组织对党员的关心,提升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增强组织凝聚力。

● 蓝农公益基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蓝农公益基金”(以下简称“蓝农公益基金”)系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发起,并于2020年12月3日在云南昆明正式宣布成立,同时聘任张文宏主任担任该公益基金的管委会主任。

“蓝农公益基金”以人道主义救助和学术研究为核心,以切实降低国民健康负担为愿景,将科学技术和科学证据作为健康扶贫、巩固健康扶贫成果的重要基础,紧紧围绕医药卫生、初级保健领域核心、重点、焦点科学和社会问题开展相关公益项目,从资金和物资等方面予以援助。该基金从筹建、启动到开展,得到了农工党中央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专职副主席杨震出席了蓝农公益基金的成立仪式,并且与云南省相关领导共同见证了该公益基金第一个项目——耐药结核消除帮扶公益行动的正式启动。

● 爱心医院公益项目管理办公室: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爱心医院公益项目管理办公室”成立于 2006年。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先后在全国3800余家各级爱心医院开展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医疗设备帮扶项目;医疗技能公益培训(院长培训、科室主任培训、专项培训、基层医生培训等);血透、心血管、肿瘤、妇科等特色科室帮扶建设项目;妇科两癌筛查;小儿脑瘫、小儿先心病、尿毒症患者救助项目;医用物资管理系统建设帮扶项目;儿童青少年视力综合防控帮扶项目;互联网医院援建捐赠项目等。

● 东方关爱公益基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东方关爱公益基金”成立于2015年,旨在号召、动员、整合全行业资源优势,发挥公益组织效能,围绕国家战略规划,结合地方发展及居民需求,设计、推广、实施“健康中国·关爱行”品牌公益项目。

该项目以市为单位、以县为试点,通过2到3年的周期,针对一个区域进行整体、系统、全面帮扶,在“疾病普查、患者救助、医务人员培训、医疗设备捐赠”常态公益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的实际需求,定制实施“医养结合健康驿站”、“区域影像中心、心电中心、中医康复中心”及公益传播、公益营销等特色公益项目。在医疗卫生、大健康产业、养老综合服务及文化教育等领域深耕细作,目前公益项目已覆盖河南、山东、湖南、安徽、山西、新疆、重庆等省市,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和居民的高度评价。

● 生而健康公益基金:

疫苗接种是全球卫生与发展的成功案例,每年可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疫苗的公平可及性对于预防和控制许多传染病至关重要,是卫生与健康安全的基石。

在免疫规划内疫苗取得了伟大成就之际,我们也看到了提高非免疫规划疫苗公平可及性新的机遇。包括宫颈癌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在内的一些新型疫苗已经在我国的发达地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是待振兴地区和广大农村还有待提高,而现在无法负担这些疫苗的家庭可能正是疫苗更重要的潜在受益者。

生而健康公益基金成立于2019年,旨在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落实“预防为主”和“人人享有”的战略主题。通过探索多层次筹资机制促进免疫预防相关的科普活动开展,提高与疫苗安全有效接种相关的软硬件技术水平,提升疫苗的可负担性,为疫苗的公平可及性做贡献。

● 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原名“中西部扶贫工作办公室”)成立于2016年12月,负责开展健康医疗、教育、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帮扶工作。

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在农工党中央联络委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农工党在医疗卫生、人口、环境等领域的资源优势和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的平台优势,联合多家协会、学会、医院及一些爱心企业,在医疗、教育、环保等基本民生领域,通过品牌、资源、技术等同步下沉,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展对口帮扶。现在开展的帮扶项目包括“大病不出县,看病不出村”医疗卫生精准帮扶工程;“三优一均”教育均衡化精准帮扶工程;中国县域城乡环境治理项目等。

该项目自成立以来竭力将帮扶项目打造成“三得工程”:党委政府得民心、社会事业得发展、人民群众得实惠,将帮扶项目落到实处,受到了帮扶地区的广泛好评。

● 医疗专科能力建设工程公益基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医疗专科能力建设工程公益基金”成立于2019年11月。该项目致力于提升医疗专科能力建设,助力分级诊疗的落地,造福患者,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谐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成立以来,推动多地医疗专科能力的建设,从基础设施、人员培训、再到医疗云体系的搭建,形成多位一体的健康新模式。同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建设不同专科,匹配相应资源,有效缓解了政府财政投入的资金压力,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能力。同时,除了专科体系的建设,也同步促进了各地、各医疗机构的全面发展,从医学领域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等各方面提供支持,也为社会提供健康宣教,为患者提供疾病预防、医疗咨询和心理疏导等综合服务。助力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早日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 智慧与健康产业发展公益项目: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智慧与健康产业发展公益基金”成立于2015年8月 10日,项目旨在通过区域卫生发展整体提升规划,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县(市、区)长及卫计局长培训、医院管理者培训、医疗技术培训、医疗设备捐赠和资助等帮助贫困地区政府推进新医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该项目自成立以来,积极务实帮助 17省(市、区)所辖部分县级人民政府制订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综合发展规划,举办全国性卫生与改革发展综合培训班和医技人员培训,并对帮扶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医疗设备捐赠,受益人口近干万,实现捐赠物资总计规模十亿元人民币。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