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设定
指挥官
职业
除出生国籍外,玩家在创角时还必须选择角色的出生职业。在游戏中,玩家可选的职业包括:军人、工程师、科学家和探险家。和国家选择一样,职业选择带来的区别也仅体现在角色的初期科研技能上。
图片 | 描述 | ||
---|---|---|---|
军人出身背景:在任何时代,军人都是用来掌控权力的宝剑。每时每刻,都有他们为各自信念抛洒热血于浩瀚星空之中的身影。前期优势:更早学会火力与火控增益,武器生产与僚舰火力强化技术。天生拥有更高的武器强化类装置和武器生产类科研项目的科研等级。 | |||
科学家出身背景:科学家注重理论法则的奠基,™对无尽宇宙做出的所有探索和研究成果都是人类探索银河世界的基石。前期优势:更早学会处理器与护盾管理,舰船生产与放射波扫描技术。天生拥有更高的护盾强化类装置和舰船生产类科研项目的科研等级。 | |||
工程师出身背景:持有专业性学位的工程师是人类开拓银河世界的中坚力量。他们擅长于运用数学和科学能力应用于实际问题。前期优势:更早学会反应堆与能源控制,装备生产与引力波扫描技术。天生拥有更高的能量强化类装置和装备生产类科研项目的科研等级。 | |||
探险家出身背景:勇敢、热情、永不停歇的探险家驾驶着奔驰的星舰穿梭于无尽星空之中,为人类世界开疆拓土。前期优势:更早学会推进强化,舰队派遣收益提升与电磁波扫描技术。天生拥有更高的推进强化类装置和信号扫描类科研项目的科研等级。 |
属性
属性点和技能在游戏中是一套相辅相成的系统,其中的属性点可以理解为指挥官的天资,指其对某一领域的擅长程度,而技能则可以理解为这些领域的进一步细分,即:只要指挥官在某一领域的属性点达到要求,就可以解锁学习这个领域下更高级的技能,从而使其更加擅长这个领域的工作。
指挥官拥有:武器掌控、防御操作、电子工程和飞船驾驶,共4类基本属性点,玩家可以随时打开指挥官界面来确认角色当前的属性点:根据创角时选择的职业不同,指挥官初始在4大领域的属性点会有略微的区别,但这点区别并不会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指挥官属性的塑形主要依靠的是后天的人为加点:当指挥官等级提升时会立刻获得一笔未分配属性点,这些属性点可以由玩家自由地进行分配。玩家可以随时消耗“神经突触重调器”进行洗点操作,洗点会将所有已使用的属性点变回未分配状态,并重置所有已学习的技能等级。
属性领域 | 提升效果 | ||
---|---|---|---|
武器掌控 | 可以提升所有类型武器的伤害,并解锁更高级的武器技能 | ||
防御操作 | 可以提升所有飞船的护盾上限,并解锁更高级的防御技能 | ||
电子工程 | 可以提升所有飞船的能量上限,并解锁更高级的工程技能 | ||
飞船驾驶 | 可以提升所有飞船的速度上限,并解锁更高级的航行技能 |
技能
指挥官技能是对4大属性领域的进一步细分,以武器掌控属性下的技能为例:对武器掌控属性进行加点可以提升所有类型武器的伤害,而对武器掌控下细分的技能进行升级,则可以进一步提升某类特定武器的伤害、射程和暴击率:当玩家达到技能升级所需的指挥官等级和属性点数后,消耗信用点即可立刻完成技能升级。
技能领域 | 升级效果 | ||
---|---|---|---|
武器掌控 | 玩家可以进一步提升磁轨炮、粒子炮、激光炮和导弹的武器伤害、射程和暴击率 | ||
防御操作 | 玩家可以进一步提升护盾的基础电磁、热能和动能抗性,以及提升护盾回充装置的效能 | ||
电子工程 | 玩家可以进一步提升飞船的自然回能速度,降低武器和主动装置的能耗,以及提升能量回充装置的效能 | ||
飞船驾驶 | 玩家可以进一步提升飞船的常规飞行速度和跃迁速度,同时降低飞船的信号半径 |
舰船
在游戏中,太空舰船是玩家重要的出行方式和战斗、探索工具,但同一时间玩家只能驾驶一艘,并且在游戏中的很多地方需要特定类型的舰船,另外,在除主线任务和考取驾照等有限活动外,舰船爆炸后都会消失。
所有舰船无论类型都拥有3个武器槽和装置槽和3个武器槽,组件槽不同于武器槽和装置槽,不同舰船会提供不同数量的组件槽位(2~7个)。
在游戏中,共分为五大阵营,不同的阵营对应了不同的舰船风格,天启的奢华、晨曦的信仰、新欧的高贵,斯瓦罗斯的狂野;舰船又根据型号分为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战略巡洋舰、战列舰、工业舰等;每种舰船在战场上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与功能,游戏中为玩家提供五类舰船的选择。
类型 | 描述 | ||||||
---|---|---|---|---|---|---|---|
护卫舰 | 护卫舰是诸多作战舰船中体型最小、成本最低的一种类型。 它们有着无与伦比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舰队中通常被定位为执行阻截和干扰任务。同时,护卫舰的体型也局限了它可搭载的装备量级,使其很难在大战中发挥决定性的主力作用。 虽说如此,护卫舰仍是各国海军中数量最多、出现频率最高的舰种。 从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治安问题和局部冲突,追击流窜之敌,再到大规模太空战争中为主力舰船辅助护航,护卫舰的重要性已经反复在血与火中证明,而且仍将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扮演重要角色。 | ||||||
驱逐舰 | 驱逐舰看起来就像是护卫舰的扩大版:更大的体量,稍逊的航速,更高的成本,以及在舰队中类似的边缘定位。 实际上,驱逐舰自设计之初就被定位为小型机动目标(尤其是护卫舰)的天敌,因而几乎所有的驱逐舰都具备强大的拦截能力。 驱逐舰的这一定位延续至今,是各国舰队中不可或缺的护航舰型。此外,虽然驱逐舰难以同更大型的舰船正面较量,但它的体量也足以搭载执行基本战术所需的设备。在必要时,驱逐舰也能成为舰队重要的补充力量——甚至扭转战局。 | ||||||
巡洋舰 | 巡洋舰最初由泰坦第一帝国开发,因为其极高的性价比而被帝国大量投产,用以镇压各地此起彼伏的反抗势力。 此后随着泰坦第一帝国的灭亡,这批新造的巡洋舰也被各国接收继承,渐而成为了一种新的多用途中型主力舰。时至今日,巡洋舰仍是影响战争走向的重要力量。 巡洋舰大都装备了舰对舰传输系统以执行支援任务,同时它的舰体结构也通常以保证各种设备稳定运行为首要前提来设计。 许多巡洋舰都具备着不俗的战斗力,能对敌人造成很大的威胁。相较于那些更大型的战舰而言,多用途的巡洋舰更能考验一个国家真实的军工设计水准。 | ||||||
战巡舰 | 战巡舰是一类在体量上介于巡洋舰和战列舰之间的大型主力舰。首先,它们大都有着可观的火力输出能力。此外,一些战巡舰还自带了量身定制的辅助力场强化系统,能进一步增强辅助力场的效能。总的来说,相较于功能单一、职责明确的战列舰,战巡舰的整体定位更接近多用途的巡洋舰,它更能适应各种不同的作战场合,是火力输出和团队辅助的理想选择。 另一方面,战巡舰可承载的装备量级要比巡洋舰高出不少,它在主力舰队中的地位也要高于后者。 | ||||||
战列舰 | 战列舰是一支舰队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以至于有些激进的军事理论家认为舰队的其他部分都不过是为了配合战列舰才存在。 的确,相较于其他的常规舰型,战列舰在火力、承载量级和防护水平上都有着堪称压倒性的优势,能驾驶一艘战列舰几乎是所有舰长梦寐以求的事情。 但这些庞然大物并非所向无敌。相反,它们都有着致命的弱点:由于体量巨大而结构复杂,机动性的欠缺成为困扰战列舰的一大硬伤,在面对高机动性的敌人时极为被动。 即便如此,战列舰仍是评判一支舰队实力的重要标志,它是这个时代里当之无愧的战场中坚,主导着战争的走向。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