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布局
大宁公园布局由东向西呈狭长形,东园包含原广中公园,园内还建有以古代寓言为主题的雕塑装置等景观中园环绕大宁湖,有湖堤景区、湖光山色景区、南国风光及湖心鸟岛等;西园有山林景区和欧式风情景区,彭越浦河从南向北贯穿园区。新建园区东、西两部分,面积比约为2∶1,公园设计者匠心独具地赋予东西园区不同风格的自然地形和景观风貌,令整个公园的景色引人入胜,颇有步步可景、景景各异之胜。
东园
东园区以东西纵筑大宁湖,又在湖北叠山峰、湖南堆浅坡的自然山水地形为构架,建有湖堤景区、湖光山色景区及湖滨湿地景区,山水环绕、岸清水秀、峰峦叠翠,湖光山色气象万千。西园区以南北贯设丘陵地形为主,设有山林景区和欧式风情景区,丘陵绵延、谷回川平,又合璧中西,呈恢宏抑扬的现代胜景。东、西园区的湖滨湿地景区与欧式风情景区隔河而望,藉新建的南、北园路桥相连。
东门广场两侧整齐挺拔的银杏和水杉,中心花坛四季绿意盈盈,东南边耸立着的大型青石假山,与简练而极富现代韵味的门架环相依联,眺望园内大宁湖湖面泛泛波动,使整个开敞式广场更显广阔,庄重中透出活泼和勃勃生机。
大宁湖湖面酷似长颈宝葫芦状,北依峰峦山势,由东向西卧贯于东园区,东西长700多米,湖东开阔处宽约250米,湖西芦颈狭窄处仅宽十余米,岸线曲折绵延。丰水季水深处深约4·6米,湖水与地下水相沟通,水质上佳,湖面积近百亩。
自广场循东门而入,即为大宁湖开阔湖面,沿左绕湖是为湖堤景区,取右边6米主园路(或4米次园路)经湖堤景区的白沙滩绕湖而行,可分别径通湖光山色景区。
大宁湖长堤,是以横越大宁湖东的3座石砌拱桥百米相连而成,沿堤种桃植柳,颇似杭州西湖长堤的意境。湖堤景区便是围绕大宁湖长堤而来,堤右湖面大气,堤左小湖秀静,过堤便是南国风情景观。驻足堤桥、临湖沐风,使人豁然开朗、意气风发。湖面近堤处聚置3个湖心小岛,岛上树拔草密,野鸭自由自在地戏嬉出没,平添几分宁静和谐。稍远处尚建有冲天飞龙景观(为可喷高百米水柱的湖心喷泉),当喷泉启动,壮观非凡。左湖面岸畔深幽的幽竹园,和竹林中隐约可见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茶餐厅,别具一格,十分静谧诱人。
东门至长堤桥前,道左的青石假山巍峨壮观,甲冠沪上,假山前旱溪流踪,旁栽红梅一片,景态自然。道右不远处有湖边的白沙滩,又有棕榈林装点,是儿童嬉戏的最爱处。在邻近东门广场西角的公园体育角,则是多数入园晨练客们的钟爱场所。体育角西入口处栽植的三株大香樟,其中最大株胸径达73公分,亦为园区高大乔木之最。过长堤下石桥,放眼看去,湖畔成片的加拿利海枣,在大草坪的映衬下,扶摇婆娑,与湖面、湖岛、远山、远景相谐和应,一派南国风光,令人陶醉不已。
湖光山色景区则由相距甚远的“主峰观景”和“迎风听涛”两台,一上一下遥相组成,主峰坡下湖滨建设船坞,供游客上艇下船畅游湖中。
主峰观景在北山之西岭。北山的峰顶绵延400米许,与湖底标高相差23·3米,其海拔高度对于祖国的名山峻岭确乎微不足道,但它独处于平均海拔仅2米左右的中心城区,其妙意、妙趣就言之不尽了。北山平面与大宁湖形状相仿,也呈长颈宝葫芦状,面积差别不大,只是朝向与大宁湖正好相反。主峰观景是北山的制高点,也是公园的制高点,系简铺数石于顶,占一方林地,朴实自然,可居高临下远眺大宁湖全景,又可席地小憩。平台向东可观大宁湖全景,又可盘旋而下,南到五环桥,北达主园路,往西则可由峰顶沿林间小路至北园路桥。
“迎风听涛”实为临湖茶室,在大宁湖中部北岸沿湖堤筑建,楼顶可露天观景,不仅场馆开阔,外观气派现代,可会议、可迎客,又可品茗啜茶,观景抒怀。主峰观景和迎风听涛两台,分别从峰顶和湖上观望湖光山翠,四季都有美景尽收于眼底。
西园
从广中西路与运城路交汇口的山门入西园区游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挺拔于精心布植的绿茵之中的“大宁灵石公园”园名牌,此系沪上著名女书法家周慧所题。沿园名牌两侧道路向前,左右两旁造型典雅的公园商用房环拥着的一个下沉式广场,就是山门广场。广场颇开阔,其内有水雾飘逸弥漫的雾喷泉,循石阶向上又有跳跳泉、涌泉,给人无限乐趣,仿佛已置身园中。其实,游人须沿广场拾级而上才能经由山门进入公园,不过,此山门并非佛教寺院之“山门”,乃取入(开)门见山之义而得名。
西园区的山林景区和欧式风情景区呈“丁”字状穿插相间,把园林界规则式和自然式两大造园流派,通过设置坐落于山脉丘陵之腰的欧式轴线对景点——小小亭,实现了巧妙结合,令人叹为观止。
入山门绕出山门阁,游人即已置身山林景区之中。阁前正对着一洼圆形池塘,因处山门之上,故取名“天池”。池北隔路又有一稍小洼池,是瀑布景点的水源。阁左约10米处有一个可踏级往下直至瀑布景点的洞口,沿园路往前可下山达北园路桥或欧式长廊。阁右则可经林间栈道过林地舞台达山林静台、竹景小道,亦可直接下山至欧式长廊,通达南园路桥。阁右园路向西叉路陡下可通园区环道,右出西广场便门、左通南园路桥。过北园路桥或南园路桥,均可通达东园区及广中园区。
阁右之“飞瀑帘洞”即瀑布景点,入洞底即见。瀑布如绢布白练倾垂而下、隆隆有声,身处其间,瀑布如帛带、若悬帘,流光垂练,洞内洞外胜景可观,仿佛置身水帘洞中。
阁左林间舞台、山林静台、竹景小道均在主园路环行的丘陵坡地上,叠石置树,浑若天成,以别样的幽静闲雅宜人不已。林间舞台系以四周树木环绕大草坪而设的露天表演场,在团状大草坪之西侧设有大型木舞台,台前草坪可容纳观众近千人。山林静台是供游人小憩的幽静角,周边以竹环抱,竹以高、下、粗、纤多品广植。整体呈下沉式,似圆状静台,地面铺设块状条石。台西设高架,种藤蔓串伸爬展,台东处浅置卵沙树坛,内设雾喷泉,配以竹径小路,粗犷中显露宁静与细腻,静寂之中可小憩、可暇想。
站在天池边远眺山下,可尽览欧式风情景区。自山门阁前小小亭下山至造型音乐喷泉,沿呈轴线布局的花坛至欧式长廊,可见塑形盏式喷泉。再穿过长廊拱门,便到水舞台前弧型音乐喷泉。三座大型喷泉分布在长达数百米的轴线上,泉喷时,前后遥相呼应,争彩斗异,让人目不暇接,异常壮观。其远景最佳观望点,一为山门阁,一为小小亭。小小亭虽小,亦可坐十数人,是规则式景观轴线的对景点所在。其小也是相对长廊而言。长廊又称欧式长廊,在南、北园路桥间近北园路桥处。长廊中间主廊部分高突,设罗马柱躬托拱形内空球仪式造型顶,外顶高达15·8米,内空球顶高1·1米,中空可穿越,前后设台阶进出。两边柱式副廊为平顶,地坪高出地面0·9米,与主廊连通。柱式副廊廊顶高6·5米,左右廊边长各27·6米。整个建筑高大壮阔,气势宏伟。出廊西近所见即塑雕喷泉,远可遥观大型造型音乐喷泉及小小亭胜景。廊后(廊东)约20余米是为长廊环抱的水舞台。水舞台可供大型表演演出,台前设弧状音乐喷泉,台后不远即彭越浦。
广中园
大宁灵石公园老园区部分称广中园区,即原广中公园,与大宁灵石公园新建园区原有蚂蚁浜和彭联路相区隔,大宁灵石公园建成后,蚂蚁浜和彭联路均已填没成园,新老园区也分别从东园区青石假山南侧及茶餐厅北侧两处,筑4米园路沟通相联,融合而为一体。
广中园区的地形以广中西路、共和新路为夹角,呈不规则五边形向西南伸展,因共和新路边线较短,若以广中西路为底边的中偏西处垂直分割园区观之,可见其东、西两部分(可称前园、后园)造园手法迥异。前园按相似直角三角形作规则式布局建造,后园则以池塘溪流为架构,配以低坡起伏,傍水伸展成就自然园林的格局。在紧靠规则式布局的西侧一边,由北向南还布置了略显规则状的花圃和儿童乐园。
从总体布局纵观广中园区,东、西两部分(即前、后园)采用规则式不对称布局和自然式园林不同手法,构思独到,加上园子荫幽林深,很具观赏性。但花圃和儿童乐园的再度不对称、不通透性配置,有损于广中园区前、后园的过渡和衔接融合,加之西北角的较大空白园区影响,使整个园子给人以零乱无章之感觉。
前园取大草坪接大水池的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韵味,以大门、西洋名雕、沉床花坛、喷泉、荟萃展厅等景点、景致串联成为规则式园林的不对称主轴线,其北设置了小花架、廊柱花架、花圃、公园管理楼等景区、设施,其南建置有造型绿篱园、纹样花坛、花钟、儿童乐园等景观建筑。而11座中国式寓言雕塑则沿廊柱花架前后,越主轴线南向纹样花坛、造型园,至花钟而复转西南,或组合、或独处地散布于其间。在廊柱花架平台上还有两则伊索寓言雕塑。
广中公园曾建有许多高达1·2米至5·5米不等的以中国古代传说、动物寓言、聪明才智少年故事,以及伊索寓言为内容,十几年间吸引、教育了一代代少年儿童,广中公园为此获得寓言雕塑公园的美称。寓言雕塑按建造质地可大致区分为四类:紫铜塑像、花岗岩基座的塑有闻鸡起舞、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大理石基座)、开天辟地和女娲补天等5座雕塑;花岗岩塑像、花岗岩基座的有孔融让梨、东郭先生和守株待兔等3座雕塑;玻璃钢塑像、花岗岩基座的有曹冲称象1座雕塑;不锈钢塑像、花岗岩基座的有铁杵磨针、鹬蚌相争、乌鸦与狐狸、狐狸与葡萄等4座雕塑。
后园界自儿童乐园且始堆土丘,又间丘就池、顺水流延设桥、亭、坡、坎,成就出自然式园林造园风格,再筑设以浓郁日式亭院风味的清趣亭、拱桥和格兰亭、溪瀑平桥、幽篁竹榭(幽竹廊)等,格调清雅自然。幽篁廊之北墙镶嵌的黑色大理石面上,程十发还曾挥笔题诗一首,诗意融景,诗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哨,深林入小坐,明月来相照。”置身湖畔小桥边,廊榭静、竹幽深,径曲、湖浅、流水悠悠,一派诗情画境。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