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轨道交通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东莞轨道交通建设历程

东莞轨道交通

建设历程

2009年11月3日,国家环境保护部下发了《关于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东莞火车站-东莞虎门站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同意r2线工程按照市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进行建设。11月27日,《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东莞火车站~东莞虎门站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市发改局上报至省发改委。12月28日,市政府批示同意公司编制的《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辨识色方案》,确定r1线为宝蓝色,r2线为大红色,r3线为橘黄色,r4线为绿色。

2010年11月29日,经东莞市第26次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讨论,并经东莞市府办《关于审定东莞市轨道交通标志图形问题的复函》的批复,审定东莞市轨道交通标志图形。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东莞火车站~东莞虎门站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1年3月9日,市政府下发《关于轨道交通r2线车站命名有关问题的复函》,确定了r2线1-15号车站中英文命名。r2线车站名称自北向南依次为东莞火车站、茶山站、榴花公园站、下桥站、天宝站、东城站、旗峰公园站、鸿福路站、西平站、蛤地站、陈屋站、寮厦站、珊美站、展览中心站、虎门火车站。11月9日,经东莞市领导及东莞市各有关部门、镇(街)的协调,r2线车辆段(东城)用地正式移交,解决了推进r2线建设的重要节点问题。

2012年7月10日,《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8)及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国家环保部组织的专家审查,并于8月28日正式批复审查意见。9月10日,东莞市发改局批复同意《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综合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轨道交通r2线车辆段软基处理同步实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月26日,广东省发改委同意上报《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8)》至国家发改委审批,并于12月4日正式上报至国家发改委。

2013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19)》,批准东莞市近期新增建设1号线一期、2号线三期及3号线一期工程,全长126·9公里。12月26日,r2线首列车下线活动,在南车南京浦镇公司车辆厂举行。

2014年1月27日,东莞市政府批复同意市轨道交通r1线、r2线、r3线、r4线,统一调整名称为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

2016年3月7日,省发改委批复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建设1号线一期工程,标志着该线路已完成全部立项程序。5月25日,经东莞市政府批复同意,2号线于2016年5月27日开通试运营。

2024年10月,东莞市轨道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调整)已获得批复。10月16日上午10时18分,伴随着盾构刀盘徐徐破墙而出,虎门大道站—金捷路站盾构区间(简称“大金区间”)贯通,标志着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工程首个盾构区间顺利贯通。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