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现状
广播电台
东营人民广播电台于1984年6月13日经广电部批准成立,1986年10月10日建成试播,1987年10月10日正式播音。全台现有职工 81人,其中高级职称 6人,中级职称23人,开办了新闻频道、经济频道和交通音乐频道三套节目,全天播音48小时35分,中波发射总功率10千瓦,调频发射总功率6千瓦,实现了中波、调频混合覆盖,可以覆盖东营及周边地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电台的节日给广大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新闻频道的《东营新闻》《直播东营》《行风热线》《水城晚风》;经济频道的《105会客厅》《便民热线》《天天有彩》《青少年心理热线》《智力大冲浪》《经济与法》《星空沸点》;交通音乐频道的《吃在东营》《交通在线》《雷锋热线》《汽车服务热线》《都市地产》《一路好听》《魅力听觉》、
电视台
东营1台
东营电视台1989年1月1日正式开播,设办公室、总编室、新闻部、广告部、文艺部、外宣部、报道部、播出部、制作部、技术部10个部室。主要栏目有《东营新闻联播》《第一访谈》《民生在线》《0546新闻眼》《e眼看天下》等。节目覆盖东营市和滨州地区、淄博市、潍坊市的部分地区。覆盖人口300 多万。
东营2台
广播电视报
《东营电视周刊》(《东营广播电视报》)创刊于1992年5月27日。是一家拥有国内统一刊号,全彩印刷的周报。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报纸之一。是油城生活类报纸中一家覆盖东营市市直、胜利油田及全市各县区的媒体。发行量为5万余份。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东营广播电视报社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贯彻“三贴近”原则,成为党和政府宣传的重要阵地,群众追求高品位生活的服务向导。电视报社始终与时俱进,在同质化市场环境中,确立差异化办报的思路,努力把报纸办成具有地域文化认同感和精神归属的载体。围绕“服务民生、情系万家”的办报宗旨,叫响“开门第八件事,去买东营电视周刊”的口号,努力打造“油城家庭第一周刊”的品牌。 《东营电视周刊》共有《娱乐观》《油城记》《七日谈》《遥控器》《游乐园》《精品店》《家事录》七个板块,包括“头条”、“观点”、“幕后”、“大案”、“法制”、“教育”、“人物”、“健康”、“家居”、“数码”等40余个各具特色的专刊。传输网络中心
东营市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于1993年,东营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传输中心为市广播电视局直属的准公益类事业单位,2004年5月,我市广电网络资产以股份的形式加入到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成立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东营分公司,现市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传输中心与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东营分公司合署办公。下设办公室、管理部、工程部、技术部、运营部、维护部等六个部室。其主要职能是:保证中央、省、市广播信息的安全传输,为党和政府的声音、图像提供安全畅通的传输渠道。指导和协调全市有线电视网络的规划、建设及维护,并提供技术支持。
东营市至各县区光纤传输,通过1550nm和1310nm光传输系统实现市、县、乡镇三级联网。市到县采用总前端-分前端方式,网络为光纤同轴混合网(hfc)。2004年,建成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有线数字电视前端平台,采用模拟与数字信号共同传输的方式,现传输模拟节目47套、169套数字标清电视节目、3套数字高清电视节目和36套数字广播节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