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阜阳航空溯源于1935年。1935年8月,国民政府在阜阳修建九里沟机场,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机场距蚌埠过近而废弃;1944年春,又在阜阳城南(今阜南县境内)地里城附近李家集修建机场,1945年被水淹而废。
1957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为改善皖北交通状况,发展地方航空运输事业,选址在阜阳城西4公里双谷堆修建西关机场,1958年2月成立阜阳航空站,2月28日首航,3月3日合肥至阜阳航线开通,每周执行三班,是安徽省内首条地方航线。
1992年6月,中共阜阳地委、阜阳行署为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阜阳和皖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扩建名义选址在城西南9公里处新建阜阳机场,时称“移址扩建”。1994年12月开工建设,1996年9月,成立阜阳民用航空中心,原西关机场人财物移交阜阳民用航空中心。1998年12月26日机场建成通航,当日首飞阜阳—武汉航班。新机场各类设施设备齐全,净空条件优良;跑道长2400m,设一条垂直联络道,飞行区指标4c级;机坪面积27000㎡,4个停机位;航站楼面积7200㎡,停车场面积17000㎡;可满足波音737、空客320等以下机型全天候起降。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