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第一阶段(1925——1949)解放前的教育。学校以初中教育为主,1942年始设高中。规模最大时达到解放初的高中3个班,初中9个班。
第二阶段(1949—1956)振兴发展期。当时学校设三个校区—东分校(模范)、西分校(西关)、校本部(文庙)。南关现址于1954年筹建,1956年迁入。学校规模由初期的12个班500人发展到后来的23个班1500人。高考升学率1952年100%,1953、1954年70%,1955、1956年94%。1950年—1965年学校共毕业866人,714人被高校录取,这是甘谷一中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期。。
第三阶段(1957—1961)严峻考验期。反右倾,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学校教师因运动严重减员,是第一个低潮期。
第四阶段(1962—1966)第二个高潮期。教育部中小学工作条例和各科教学大纲颁布。高考升学率1963年83%(毕业23人,考入高校19人,全省第二),1964、1965年70%。
第五阶段(1966—1976)十年动乱期。工宣队、农宣队进驻学校,教学活动被迫停止,学生参与运动,教师挨批斗。1971年—1976年有341人被各级革委会推荐进入高校学习。
第六阶段(1977—今)高考制度恢后的长期稳定期。
高考上线人数逐年增多,最少的年份4人,最多936人。
年份 | 高考上线人数(大中专及以上) | 年份 | 高考上线人数(大专及以上) | 年份 | 高考上线人数(二本及以上) |
1977年 | 4 | 1998年 | 173 | 2003年 | 391 |
1978年 | 13 | 1999年 | 214 | 2004年 | 397 |
1979年 | 31 | 2000年 | 318 | 2005年 | 475 |
1980年 | 42 | 2001年 | 459 | 2006年 | 660 |
1981年 | 44 | 2002年 | 575 | 2007年 | 701 |
1982年 | 92 | - | - | 2008年 | 820 |
1983年 | 98 | - | - | 2009年 | 877 |
1984年 | 177 | - | - | 2010年 | 936 |
1985年 | 170 | - | - | 2011年 | 921 |
1986年 | 187 | - | - | 2012年 | 917 |
1987年 | 122 | - | - | - | - |
1988年 | 177 | - | - | - | - |
1989年 | 134 | - | - | - | - |
1990年 | 200 | - | - | - | - |
1991年 | 182 | - | - | - | - |
1992年 | 179 | - | - | - | - |
1993年 | 192 | - | - | - | - |
1994年 | 248 | - | - | - | - |
1995年 | 127 | - | - | - | - |
1996年 | 161 | - | - | - | - |
1997年 | 218 | - | - | - | - |
合计 | 2798 | 1739 | - | - | - |
将大中专及以上上线人数作为高考上线人数统计的时期(1977—1997共21年),共有2798人上线。
将大专及以上上线人数作为高考上线人数统计的时期(1998—2002共5年),共有1739人上线。
将二本及以上上线人数作为高考上线人数统计的时期(2003—今共8年),共有6178人上线。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