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桂林市教育学院
桂林地区教育学院
1938年,广西为了扩充师范教育的需要,指派唐现之在临桂两江圩筹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简称“桂师”,又称桂林两江师范学校。10月25日,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在临桂县两江乡大岭心村创办,开设有师范班、简易师范班、师训班共3个班,学生有100余人。
1944年,日寇迫近桂林,学校疏散到永福县百寿镇(原百寿县)和罗城县择址上课。抗日战争后期迁往永福县百寿埒和融水县三防;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两江。
1949年6月,国民党广西省政府慑于该校学生革命风潮,以“桂师环境特殊、校风恶劣”为由强令停办。
1950年1月,广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桂林师范学校,将桂林女子师范学校并入,接收疏散到桂林的南京励志中学,学校迁址桂林市榕湖路。
1954年2月,迁址桂林市信义路21号。
1977年,学校开始招收普通高等教育专科生。
1983年4月,桂林师范学校更名为桂林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与桂林地区师范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建制,学校成为原桂林地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的主要基地。
1988年4月,桂林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桂林地区教育学院,院址在桂林市信义路。
桂林市教育学院
1983年4月,桂林市师范大专部和桂林市教师进修学校合并更名为桂林市教师进修学院,院址在桂林市解放东路。
1984年7月,桂林市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桂林市教育学院。
桂林市教育学院
1998年12月28日,桂林市、桂林地区合并,桂林地区教育学院与原桂林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教育学院。
桂林市师范学校
合并组建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9月30日,桂林市教育学院与桂林市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行自治区、市共建,以桂林市为主的办学体制。
2010年1月,学校在桂林市临桂县临桂镇筹建新校区。
2012年,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2014年11月,桂林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整体划归学校管理,设东环校区。
2017年9月,学校完成一期搬迁,入驻临桂校区,校址在桂林市临桂县临桂镇飞虎路9号。11月,学校被确定为“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成为自治区7所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之一。
2019年1月,学校获“广西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立项,桂林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划出,与桂林市机电工程学校、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桂林市电子技工学校)、桂林林业学校(桂林林业技工学校)整合组建成立桂林市机电职业技术学校。
2021年3月,学校获批成为自治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
2024年10月,学校与韩国白石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白石国际艺术学院,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并获教育部备案。
桂林师范学院
2025年2月,经教育部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同意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桂林师范学院,同时撤销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3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设置桂林师范学院的通知,教育部同意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桂林师范学院,桂林师范学院为公办普通本科学校,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行政主管部门为自治区教育厅。6月23日,桂林师范学院揭牌仪式在桂林举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