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
该校是一所新办的学校,2008年下半年开始招生。一个多学期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教育的方针,坚持德育为本,育人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彰显办学特色,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结合该校实际,确立“绿色校园,书香校园”的特色办学理念。
1、该校是按照省一级学校的硬件标准投资兴建的,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学校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并配有生物园、地理园,周边有农田、菜地、水渠等天然教育基地,为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2、该校生源来自中堂农村,学生环境意识较差,有些连起码的卫生习惯都尚未养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并将之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势在必行。
3、作为一所合并校,完善制度是一个方面;培育校园文化,构建书香校园才是立校之本。
4、按照学校近期发展规划,第一年要成功创建“市绿色学校”,大力开展环境教育既能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符合该校的办学思路。
二、具体措施
1、坚持开展“主题月教育活动”。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做文明人,做合格的中学生。上学期我们结合该校特点,分别进行了“安全教育月”、“文明礼貌教育月”、“环境教育月”等活动,通过旗下讲话、倡议书、演讲比赛、现场作文、手抄报、板报评比、专题讲座等形式,为构建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提供了精神保障。
2、完善制度,严抓纪律,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作为一所新学校,要让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适应新学校的要求,必须有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而订制度、抓纪律是前提和保障。因此,全校上下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领导带头,以身作则,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学校教育教学的秩序很快走上正规。学生们逐步适应了寄宿学校方方面面的要求,教学区、宿舍、饭堂秩序井然,教育和管理上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和特色。
3、加强环境教育,教育学生自觉养成讲究卫生、爱护公物、节约水电的习惯。刚开学时,学生的环境意识较差,乱涂乱丢、损坏公物、浪费水电现象严重。对此,我们一方面细化管理制度,一方面加强教育引导,让他们从小养成爱护公物,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的习惯。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们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使每个同学心中有环境,人人爱环境。经过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该校学生的卫生意识、节约意识得到增强,良好的卫生习惯初步养成,同时文明礼貌的意识得到提高,校园内能主动向师长问好、拾金不昧的同学越来越多。
4、以课堂教学为依托,深入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建设书香校园。
○1、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学校是文化教育的殿堂,我们努力营造校园良好的文化环境,建设书香校园,着力打造“学在实中”的文化品牌。因此,我们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把课堂作为教育的主战场,并把“渗透教育”作为优质课的指标之一以促进教师习惯的养成。
○2、环境教育与学风建设相结合。通过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们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学习,主动发展,立志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人才。该校学生自觉学习,发奋学习的风气日渐形成。早晨6:50时,大多数同学就回到了教室,校园沐浴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早晚课间秩序井然,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3、环境教育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个课堂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我们对校园环境进行认真的规划,通过添置文化设施,为校园增添浓郁的文化气息;文艺、体育、美术、书法、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兴趣小组应运而生,各项活动成果展示在师生中引起极大的反响。2009年1月7日该校举行的“飞向明天”文艺晚会获得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4、创办清新湾文学社,出版《清新湾》校刊,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该校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写下重重的一笔。
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在创建“绿色学校,书香校园”的征程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在学校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也摸索和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做法,为学校的进一步持续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深知,走特色办学之路,需要学校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我们任重而道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