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简介
甘肃省陕西商会成立以来,在甘、陕两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遵循“诚信兴商、和谐兴邦”的宗旨,坚持“自律互助、依法维权、团结共赢”的原则,全力为会员和会员单位服务,架设甘陕两省经济文化技术合作的桥梁,努力使商会成为秦商之家,为推进甘陕两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积极参加经济贸易洽谈会,交流信息,加强合作。每年在西安举办的“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给商会提供了“宣传自己、广交朋友、交流信息、增进友谊”的平台。商会已连续三年组团参加了“西洽会”及“首届全球秦商大会”,每年还组团赴新疆喀什,参加“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商会利用参加各种经贸洽谈会的机会,加强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秦商的联系,互相交流信息,寻找合作商机。
加强与市县的联系,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近年来,商会坚持走出去,加强与市县的联系,先后多次到白银、天水、武都、西宁等市及靖远、清水、秦州等县区考察学习,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招商项目介绍,参观开发区建设情况,使会员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发,增强了发展的信心。
加强理论探讨,提升企业社会形象。近年来,我会协助常务副会长单位兰州安旗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国企业家协会杂志社、甘肃省工商联、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先后在兰州举办了“中国企业家全国理事会兰州论坛”、“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围绕甘肃民营经济现状及发展诊断把脉,建言献策,共商甘肃民营企业发展大计。2010年中秋前夕,我会召开了“商会发展论谈暨中秋联谊会”,邀请兰州大学等院校的校长及专家、学者就商会如何为民营企业服务,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提建议,出点子。
加强会员企业间的互动,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会员企业利用商会这个平台,共享信息资源,广泛结交朋友。企业之间经常开展走访、座谈活动,交流信息,学习经验。有了困难和问题,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支持。有的企业资金困难,会员企业就想办法给予融资;有了建设项目,首先在商会内寻找合作伙伴。
以乡情为纽带,充分发挥人脉资源优势。在甘党政军部门中陕西人比较多,这是商会的重要人脉资源。商会以秦文化为基础,以乡情为纽带,每年都要在重要节假日,开展联谊、慰问活动,加强秦人秦商的友谊和团结,增强商会的凝聚力。商会还在每一位会员生日时,发送短信、贺卡祝福,每逢五逢十的诞辰,送去蛋糕祝福。
热心公益事业,大力开展扶困救助活动。“多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这是每一位会员和会员企业的心声。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建军节、教师节、重阳节,会员企业都要为军人、教师、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免费服务,捐款捐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情发生后,商会组织会员在第一时间为灾区捐款捐物。有的会员单位还在兰州为灾区干警购房、为获得广州亚残运会我省冠军运动员购房给予优惠。2010年常务副会长单位兰州新通力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和兰州晨报共同开展了“阳光童年·一本字典”的大型公益活动,为边远地区的小学生奉献爱心。
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扩大商会的影响。在甘肃的陕西籍书画家比较多,这是商会多年来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的重要资源。2009年,商会举办了“喜迎祖国60华诞·陕西籍十人书画联展”。2010年“八一”前夕,商会和兰州军区将军书画院联合举办了“汉武御杯——军地名家书画笔会”,十多位将军和地方的书画家们一起挥毫泼墨,寄情翰墨丹青。《秦商》杂志是商会加强与会员和各方面联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宣传商会的重要载体。杂志自2008年6月份创刊以来,已出了6期,其内容主要反映商会及会员企业的重要活动,同时把秦文化作为重要方面,使广大会员通过阅读《秦商》杂志,进一步了解秦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增进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秦商的文化素质。
加强商会自身建设,努力为会员搞好服务。商会牢固树立“服务立会,服务兴会”的理念,始终把为会员办实事、搞好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立足点。商会从建立和完善制度入手,逐步走上健康有序地发展轨道。商会工作人员自觉加强学习,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增强为会员服务的本领。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