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女性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广州市妇女联合会直属单位

广州市妇女联合会

直属单位

广州市妇女干部学校

广州市妇女干部学校是广州市妇女联合会直属的教育培训机构,成立于1985年。学校的主要职能和任务是:对从事妇女工作的专、兼职干部进行岗位培训,开展对全市妇女干部继续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妇女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供就业和再就业培训。面向社会,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文化、科技及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此外还开展妇女教育理论研究,组织与国内外妇女教育工作者联谊交流活动。

学校设有办公室、培训一科、培训二科三个科(室)。办公室负责学校日常行政事务和有关活动、培训等会务后勤工作,文秘、档案资料和图书资料管理,人事、劳动工资及财务管理工作,学校网站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设备购买、保管,内部安全保卫、消防等工作。培训一科负责市妇联系统干部岗位培训计划的制定、组织和实施工作;负责全市妇女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协助指导村(居)妇代会主任的业务培训工作。开展妇女教育理论研究,组织与国内外妇女教育工作者联谊交流活动。培训二科负责开展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和妇女群众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妇女就业创业培训,包括下岗失业妇女、农转居妇女、农村女富余劳动力和女大学生等;开展低学历妇女教育培训。

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

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位于广州市环市中童心路1号,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含登月酒店6000多平方米),是市妇联直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

“中心”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及市妇联关于全面推进儿童素质教育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外教育活动,每年都有近10万人次的少年儿童在“中心”举办的各种培训和活动中受益,受到家长的普遍赞誉,有许多孩子和家长成为“中心”的忠实支持者,其中不少是从东莞、增城、从化、花都、番禺、黄埔等地远道慕名而来的。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心”的校外儿童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孩子们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共获奖500多个;每两年一届的羊城“小市长”评选活动已成为广州市家喻户晓的品牌;以儿童教育研究作支撑的“快乐作文”、语言艺术、美术培训等在全市享有盛名;重在参与的“小主人论坛”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心”多次组织的儿童才艺代表团赴港演出,已成为粤港儿童文化交流的一个典范。“中心”被中宣部、国家文化部、团中央等六部委评为全国少儿教育先进单位;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全国妇联、教育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评为全国儿童活动中心先进单位;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命名为“广东省小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基地”;被广州市青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确定为“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广州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市妇联下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我们的主要职能是为全市妇女儿童提相关技能培训、科学文化素质普及、家庭教育、家政、婚姻介绍等综合性服务。

“中心”配事业编制27名,现有工作人员23人内设综合部、社会工作部、家庭服务部、儿童服务部、信息推广部五大部门。

“中心”主要依托《广州市家庭服务平台》开展日常工作业务,是去年三八期间市妇联携手市人社局、市家协等18个部门联合打造的广州市首个公益性“网上找保姆”o2o官方平台。我们围绕平台为市民提供线上服务线下的服务。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妇联分市场服务中心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妇联分市场服务中心[原广州市劳动力市场妇联分市场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1年2月,是全国首家妇联承办的具有女性特色的劳动力市场,是一所向社会提供劳动服务和劳动力资源的公益性服务机构。“中心”为市妇联直属处级事业单位。“中心”是市妇联帮扶女性就业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我市广大女性提供职业指导、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等任务,并协助政府开展大量的妇女就业调研工作,及时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反映女性就业需要,协调、研究妇女就业发展方案,为政府制定就业保障政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现设有职业指导、就业推荐、技能培训、女农民服务、特困人员服务、劳动维权、心理辅导等10多个服务功能区。

“中心”原有面积为一层450平方米9个就业服务功能区,2004年市妇联投入了150万进行扩建,使面积增加到3层1400平方米,在原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新增设了社区家政服务信息专区、家政技能实操室、烹饪室、社区图书阅览室、远程见工室、电脑课室和职业技能培训室等服务功能。

广州市妇运史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

在上级妇联和市妇联党组的领导下,市妇联于1981年4月8日成立了广州市妇运史小组。设在市妇联宣传部,有一人专职负责这项工作。1985年5月,市妇联广州市妇运史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妇运史办公室,有正式编制干部4人。其业务范围为“承担妇女运动史的征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编纂妇运丛书。”1988年因妇运史办公室同时要承担《广州市志·群团志·妇女团体》的编写任务,又增加编制1人。1989年4月,由于市妇联内部机构调整,将妇运史办公室与研究室合并,妇运史工作有2人专职负责,并由研究室副主任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后因公务员制度改革,广州妇运史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转变为市妇联直属单位。并于2014年12月25日,根据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广州市妇女联合会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的批复》(穗编字[2013]202号)核定的名字,由“广州妇运史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更名“广州市妇运史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干部编制4人。同时,其业务范围由“承担妇女运动史的征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编纂妇运丛书。”变更为“负责广州市妇女运动史理论研究,编撰妇运丛书,宣传妇运史;负责指导各区(县级市)妇运史工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