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大剧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国家大剧院管理机构

国家大剧院

管理机构

剧院领导

职务姓名
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
国家大剧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海英
国家大剧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朱敬、王诚、张尧、管建波、马荣国、王斑
国家大剧院副局级领导李劲

机构设置

2007年初,中国国家大剧院确定由北京市主管,并明确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中国国家大剧院将区别于其他按照市场运作的演出场所。中国国家大剧院每年总收入将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国家拨款、经营收入和社会筹资。参照国外一些大剧院的运行模式,国家大剧院获得国家补贴的比例将占到整个剧院运转成本的40%—60%,这部分运转成本将由中央财政和北京市共同承担。

开业之初,中国国家大剧院定下的目标是每年800场演出。大剧院采用立体票价体系——根据演出季项目的安排,划定总票量的70%为亲民票价,10%为相对昂贵的票价,这一做法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欣赏需求,同时又可尊重演艺市场规律,维护国内演出市场秩序的稳定。

2014年,大剧院共上演910场演出,销售率高达82·5%。从试运营以来,大剧院就持续关注国内演出市场的高票价问题,从最初以购买节目为主,到后来自制节目的比例不断攀升,从而有效控制成本,平均票价从开幕第一年超过400元,降到200多元。

运营管理

(一)实施品牌经营战略

中国国家大剧院是面向大众开放的文化艺术场所,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大剧院立足于多元化、全方位的文化艺术教育,通过举办各种演出、展览、举行讲座、开展大师授课、组织后台参观、进行远程辅导等方式,使艺术教育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普通家庭服务,全面引导和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

(二)着力解决艺术与市场的关系

品牌是一种符号,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经营价值,大剧院的经营管理围绕品牌战略展开,坚持“高水准、高品位、高雅艺术”的节目选取标准,主推艺术产品,注重传播、品牌推广,注重关联性。

(三)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和技术支持

大剧院不断加强与国际接轨,吸收国外同行的先进运营经验,提升整体运营的专业化水平;在管理上注重细节,实施闭环管理,加强对管理的有效控制,切实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四)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服务是剧院经营的永恒主题,大剧院紧紧围绕院团、艺术家和观众的不同需求,把服务对象的共性与个性化需求相结合,研究每一个环节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不断提高服务的人性化质量。

(五)在培养观众上下功夫

大剧院始终重视观众的培养,致力于营造良好的高雅艺术欣赏环境,将对观众的培养寓于服务之中,实施会员的“滴灌工程”,依靠传播、教育和服务进行观众的拓展。

艺术委员

中国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吴祖强

中国国家大剧院舞蹈艺术总监:赵汝蘅

中国国家大剧院戏剧艺术总监:徐晓钟

中国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