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应急广播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国家应急广播发展历史

国家应急广播

发展历史

规划

国家应急广播中心是国家在经历汶川和玉树等重大地震灾害后作出的重大决定,在电力、通讯、信息传播被破坏和中断的情势下,国家电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新的迫在眉睫,成为国家应急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提出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随后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该体系将统筹协调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台,建立与各种应急信息渠道的联通机制。

呼号

在四川芦山地震重灾区芦山开办的临时救灾广播电台呼号为:“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播出频率调频92·7兆赫、短波9·8兆赫和12兆赫,这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挥协调并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广播电视台、雅安人民广播电台、芦山县广播电视台联合协助开办,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

芦山应急电台在此次地震的震中重灾区芦山县设立直播间,以政府公告、救援信息、听众热线、专家访谈、记者连线、灾害互助热线等形式,针对身处灾区的民众、救援人员等群体,提供定制化、点对点、全方位的实用信息实时播发。希望为当地提供最权威的信息公告、最可信的行动指导、最实用的科普信息、最快捷的沟通渠道和最具人文关怀的心理抚慰,实现真正的国家应急广播中央、省、市、县四级响应、互相支撑的应急广播对象化、本土化。

首播

2013年4月22日,“雅安紧急救援”作为“国家应急广播中心·芦山应急电台”在芦山首播的第一套节目正式播出。同时,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挥协调下,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广播电视台、雅安人民广播电台、芦山县广播电视台联手协作,以调频和短波两种方式三个频率,面向芦山等几个受灾最重的县,实行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

政府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动农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的通知》等规划和文件对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明确部署。

2022年5月,《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实施,提出了扩大覆盖规模持续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强化安全管理规范应急广播运行维护、加强宣传引导及时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优化应用布局提高应急广播服务质量、加快创新发展提升应急广播现代化水平5大主要任务和22项重点建设发展项目,对“十四五”时期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

广电总局主动谋划,把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重点惠民工程,建立项目管理台账,按月跟进项目进度,督促加快工程推进。2021年,安排资金6亿元,支持河北、山西等14个省134个县(市、区)实施了县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项目。截至2022年9月,2021年下达任务的14个省(区)134个县(市、区)的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2022年下达任务的21省(区、市)134个县(市、区)的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资金执行率较去年同期提高14·29个百分点,工程建设进度较去年同期提高72·39个百分点。多地县级已基本建成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分级负责、安全可靠的应急广播体系。

小程序上线

2025年5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上线了多灾种综合预警服务平台“国家应急广播预警”小程序,该产品由腾讯提供技术支持。作为总台首个抗灾新闻、防灾科普与灾前预警并发的多灾种应急信息服务应用,“国家应急广播预警”小程序将第一时间为全国的用户提供涵盖雷电、暴雨、洪水、强对流、台风、高温、干旱、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40余种重要灾害的预警防灾服务。小程序接入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实时预警数据,利用微信用户位置定位,提供权威、全面、精准的预警信息推送和防灾避险指南。

三项特色优势:

“小而广”

小程序不分智能手机品类、操作系统与运营商,具备广域快速服务能力,实现分钟级低时延、高并发的有效预警避险提示,确保预警信息无死角触达。

“小而精”

小程序将根据用户设置的具体地区及预警等级,通过微信消息通知形式,主动弹出推送本地区的灾害预警信息,精准直达风险区用户。

“小而全”

小程序构建了“防+学+救”一体的全链条应急信息服务,用户可通过预警详情页面的“防范指南”,查看遇到不同灾害时正确的应对方法,也可通过“应急工具”,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一键拨打应急电话求助。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