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金沙中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金沙中学文化传统

金沙中学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学校校徽为“金”的篆体艺术文字,整体为红色背景的圆形图案,外围为学校的英文名称和建校时间。

精神文化

校训:以学愈愚

1923年,金沙士绅孙儆,仰慕薪火,首倡“强国必先教育”的时代强音,辟立校舍,泽被后学。清季状元张謇亲手撰写“以学愈愚”,开明风气,勖勉学子。因此,学校立下“以学愈愚”之校训,以秉承先贤“强国”“治愚”之精髓。“以学愈愚”出自汉代刘向《说苑》卷三:“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学习改变愚昧的禀性,求学的目的就是要做到恢复人情,修养心性,竭尽才能,亲近贤人,不耻下问,增长自己的学问品性。

校风: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气。一个人有了浩然之气,面对外界的诱惑、威胁都能处变不惊。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而成的,是孟子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学无止境”出自清代刘开的《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校风,从养育正气,永不自满的角度彰显了学校的人文精神,与校训的本旨脉息想通。

教风:明德正行,博学善导

“明德”即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包含知礼明份,诚信仁爱,重义轻利,自强不息等道德准则。

“正行”即恪守正道、弘扬正气,秉持正义,做有责任心的人,做诚实守信的人,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团体、有益于国家的人。这是一种品质,一种操守,充盈着人对自身严格的规则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怀。

“博学”即学识广博,知识丰富,才智卓越。

“善导”即善于引导,贵在启发之谓也。“礼记”有言:“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

学风:思齐乐学,明辨躬行

孔子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又言:“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思齐,是人们学习、修身、进学的最好方式之一。身教重于言教,行胜于言。学校德育应该把做什么样的人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以人性、人品、人格为底线,培养人的善良、正直、诚信、同情、宽容、谦逊等品质,并由此生成学生的道德自律和人格自律。

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学习的至高境界,是学习的健康心理,是学习智慧的灵魂。“乐学”的境界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内心的敞亮,视界的澄明,思想的祛蔽,潜能的显发。

明辨。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明辨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辨别真伪,分清是非,勘明正误,才能择善而学。人,只有拥有理性的判断、良好的品德、正确的行为才能称之为明辨。

躬行。出自《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宋代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是活动实践对于掌握和领会知识的意义。

校园精神:刚毅自强、追求卓越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