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设有10个学院、1个书院、1个教学部,2024年有34个计划招生本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院系专业设置学院 | 本科专业 |
海洋工程学院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土木工程 |
机器人工程(新工科) |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 环境工程 |
生物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海洋技术 |
汽车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开设汽车工程方向、新型车用动力等方向) |
智能车辆工程 |
交通工程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自动化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通信工程 |
海洋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网络空间安全 |
人工智能 |
软件工程 |
服务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电子封装技术 |
智能材料与结构 |
新能源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经济管理学院 | 会计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工商管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语言文学学院 | 英语语言文学 |
朝鲜语 |
汉语言文学 |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5月) |
学科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其中在威海校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还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8个,共享哈尔滨工业大学25个博士点和22个硕士点,单独设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
学校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享的博士点、硕士点学院名称 | 学科名称 | 研究方向 |
海洋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 | 机械工程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土木水利 | 海洋工程 |
土木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土木水利 |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智慧城市 |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 海洋科学 | 物理海洋学 |
海洋化学 |
海洋生物学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材料与化工 | 化学工程 |
汽车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车辆工程 |
机械 | 车辆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交通运输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电子信息 | 仪器仪表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电子信息 | 集成电路工程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电子信息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电子信息 | 控制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技术 |
网络空间安全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 |
材料加工工程(塑性加工) |
材料加工工程(焊接) |
材料加工工程(电子封装) |
材料与化工 | 材料工程(材料学) |
材料工程(塑性加工) |
材料工程(焊接) |
材料工程(电子封装) |
新能源学院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能源动力 | 动力工程 |
电气工程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能源动力 | 电气工程 |
理学院 | 物理学 | 光学 |
数学 | 计算数学 |
应用数学 |
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资料来源于:(截至2024年5月)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山东省重点学科 | 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车辆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材料学 |
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部分展示(截至2024年5月) |
师资力量
据2022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在编教职936人,其中专任教师621人、教授116人、副教授266人。截至2023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有40多位教师入选国家及省部级高层次人才计划,聘请了114位高水平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师资力量称号 | 姓名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王焕定 |
教育部宝钢基金优秀教师 | 戴伏生 |
山东省教学名师 | 韩哲、孙振绮、马秀娟、刘会英 |
2022年度“齐鲁最美教师” | 于长军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钱宏亮 |
注:名单不完整(截至2024年5月) |
各学院师资结构学院 | 师资结构 |
海洋工程学院 | 学院拥有专职教工115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哈工大教学带头人2人,并有多名行业领域国家级专家。 |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 学院有教职工75人,教师博士化率达83·3%。其中,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16人,副教授2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
汽车工程学院 | 学院有教职工54人,专任教师37人,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6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到80%。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学院有多名教师进入省级教学名师、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计划。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 学院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32人。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学院有教职员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10余人。 |
新能源学院 | 学院中的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5%,2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
理学院 | 学院有教职工7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宝钢基金优秀教师3人。 |
经济管理学院 | 学院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3人。 |
语言文学学院 | 学院有教职员工61人,其中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5人、外籍教师6人。 |
(截至2024年5月) |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据校区官网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拥有山东省特色专业6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海洋工程教师团队先后进入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电气自动化与测控实验教学中心)。
类别 | 名称 |
---|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 |
山东省特色专业 | 车辆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封装技术、焊接。 |
注:表格不全(截至2024年5月) |
教学成果奖项项目 | 奖项 |
基于‘1+m+n’创新模式的协同式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研究及实践 | 2018年获评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
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2018年获评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与实践、基于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 2018年获评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面向未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工科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 2022年获山东省第九届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
泛在通识教育环境下“学院+书院”“八融合”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课程+书院+竞赛”三元协同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与实践 | 2022年获山东省第九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注:表格不全(截至2024年5月) |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与山东省数百家企业合作千项项目,包括威高集团、迪尚集团、光威集团、广泰空港、新北洋等公司。截至2024年5月,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拥有高端科技人才600余人、产业技术研究院11家、孵化高技术公司50余家,入园企业年合同额超10亿元。
2023年9月1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指导,中国电子云、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潍坊职业学院牵头,联合行业组织、院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148家单位组成的全国元宇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合作交流时间 | 交流 |
2016 | 威海市人民政府、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三方共同创办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 |
2018年 | 威海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签署常态化互派干部交流挂职框架协议,首批互派8名青年干部开展挂职锻炼。 |
2019年 | 2019年学校的信息学院先后与航天科工集团合作成立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与航天科技集团共建海洋无人装备与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并获得山东省部属高校服务山东重点项目“海空天一体化海洋信息获取技术及智能装备创新平台”,且连续三年举办“太空与海洋”创新发展论坛。 |
2021年 | 威海市派出5位青年企业家到学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挂职交流。 |
参考资料来源(截至2022年1月)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