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合肥新站区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合肥新站区历史沿革

合肥新站区

历史沿革

1992年12月与国家重点工程合肥铁路新客站同步开工建设。

1995年4月,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试验区。

1996年2月,国家建设部将试验区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点区。试验区系省级开发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原规划面积为10平方千米。

1999年8月,市政府批准将原郊区的瑶海街道划归试验区代管。

2001年5月24日,原瑶海街道的长淮、方庙、汪塘、胜利4个社居委调整为长淮、方庙、汪塘、胜利、临泉中路、火车站广场6个社居委。

2001年9月24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同意把原瑶海街道划分为方庙、瑶海两个街道办事处。

长淮街道办事处下辖胜利、长淮两个社居委;方庙街道办事处下辖汪塘、方庙两个社居委。

2001年11月27日,瑶海街道临泉中路、火车站广场社居委范围进行了调整。

2003年3月,瑶海区七里塘镇(现为七里塘街道)划归新站试验区代管,辖区面积增至34平方公里。2004年1月,管委会通过方庙街道社居委设置方案,并同意增设安徽大市场社居委、万绿园社居委,方庙社居委更名为瑶东社居委。

2005年3月31日下午,试验区管委会与瑶海区政府签订了三角线、红星社居委移交协议,从2005年4月1日起瑶海区车站街道的三角线和红星两个社居委移交试验区管理。

试验区长淮街道长淮社居委的赵仓坊居民组原则上在2005年年底移交给瑶海区车站街道管理。

2005年6月1日,经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批复,撤销七里塘镇设立七里塘街道办事处。

2005年7月8日,七里塘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

2006年11月,新站试验区与长丰县签订合作发展协议,长丰县南部六个村居约27平方公里交由新站试验区托管开发。

2009年10月,新站试验区与长丰县再次达成协议,合作范围由原来约27平方公里增至约57平方公里。

2010年9月,安徽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将合肥市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奋斗目标,合肥市委、市政府随即确定将新站试验区作为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2010年10月,市委、市政府对新站区进行区划调整,将原由新站区托管的部分街道和社居委整建制划归瑶海区管辖;瑶海工业园、磨店乡划入试验区,同时托管长丰县三十头镇以及肥东县四个行政村。

自此,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成为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园区面积由成立之初的10平方公里迅猛增加到204·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91万人。

2016年7月26日,合肥瑶海经济开发区正式更名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新站高新区”。

2022年9月5日,首批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进行了授牌。其中有:安徽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