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华东交通大学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0余个。机构类型 | 机构名称 |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水果智能光电检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与智能建养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 江西省道路与铁道工程重点实验室 |
江西省射频通信与传感器网络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先进控制与优化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建筑过程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高等学校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岩土工程基础设施安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体质健康与运动干预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与维护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纳米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 | |
注:此表统计时间为2024年6月,仅列出华东交通大学部分科研平台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3月,近3年,学校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5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5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杰青、优青(含海外)类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540余项,横向项目130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500余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江西省科学技术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45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社会力量奖20项。类别 | 等级 | 项目名称 |
---|---|---|
2020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长寿命复合路面建设与维修关键技术及长期服役性能验证评价 |
2020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环境敏感区软硬不均地层隧道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三等奖 | 开敞式盾构设施下穿铁路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
2021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 | 技术发明一等奖 | 功能集成型磁流变阻尼器相对位移检测及振动能量采集原理及性能 |
科技进步一等奖 | 商用车驱动桥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 |
轨道桥梁车致振动与噪声精细化分析理论及控制技术应用 | ||
科技进步三等奖 | 基于模态区间不确定性量化的轨道车辆转向架状态高保真监测及应用 | |
面向智能交通物联网的光载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 ||
高铁供电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
不均匀地层隧道环境响应分析理论及建造关键技术 | ||
面向高品质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 ||
2021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一等奖 | 要素禀赋、地方工业行业发展与行业选择 |
注:此表统计时间为2024年6月,仅列出华东交通大学部分研究成果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馆藏纸质图书317·09万册、电子图书232·66万册、中外文期刊38·9万册、学位论文995·36万册。
学术期刊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于1984年创刊,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华东交通大学主办的轨道交通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铁路运输领域t2级高质量期刊。该刊的办刊定位为“工程技术综合为基础,以轨道交通为主线”,设有交通基础设施、交通管理控制、载运装备运维、交叉学科前沿4个栏目。2022年该刊复合影响因子达1·368,在原铁道部直属院校学报以及江西省理工科类期刊中均名列前茅。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