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梨哥哥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华东理工大学办学条件

华东理工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1月,华东理工大学设有17个学院,4个直属学院,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交叉等12个学科门类。有本科招生专业68个,其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个。

华东理工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本科专业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油气储运工程
轻化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科学与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
材料化学
化学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合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
机器人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信息工程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
环境工程
储能科学与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数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应用物理学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物流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财务管理
会计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行政管理
社会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风景园林
工业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
日语
德语
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运动员班)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
药学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学
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
华东理工大学国际卓越工程师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中法合作)
应用化学(中法合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法合作)
环境工程(中法合作)
资料来源:截至2023年10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1月,华东理工大学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7个;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社会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生物工程、植物保护、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植物保护、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机械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法律、社会工作、翻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风景园林、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艺术
“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含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二级学科)、化学过程机械(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材料学(二级学科,培育)
上海市重点学科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发酵工程、环境工程、农药学、社会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应用化学
上海市高峰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i类高峰学科)、化学(ii类高峰学科)、设计学(iv高峰学科)、环境与生态(iv高峰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iv高峰学科)
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
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学
截至2024年10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月,华东理工大学有教职员工近30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16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拥有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高水平创新团队11个。

师资力量
类别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田禾、刘昌胜、朱为宏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渭康、钱旭红、钱锋、涂善东、汪华林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伯纳德·l·费林加、伊塔玛尔·威尔纳、安德鲁·库伯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金龙、张立新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牟伯中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田禾、钱旭红、刘洪来、涂善东、刘昌胜、钱锋、林嘉平、李春忠、汪华林、马铁驹、杨弋、轩福贞、朱为宏、王健农、张立新、杜文莉、杨化桂、张显程、李洪林、龚学庆、刘培念、钟伟民、方海平、项延训、刘琴、曲大辉、杨强、马骧、白志山、郭志前、林绍梁、刘润辉、邢明阳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涂善东、钱旭红、王健农、田禾、钱锋、凌立成、刘昌胜、王辅臣、林嘉平、汪华林、李春忠、张立新、轩福贞、李永生
国家级教学名师房鼎业、黑恩成、唐颂超
全国优秀教师钱旭红、田禾、王亚平、鲁习文、许建和、李春忠
“973”首席科学家钱旭红、王辅臣、李元广、钱锋、刘昌胜、田禾、张立新
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于建国、张元兴、庄英萍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沈伟国、陈敏恒、戴干策、张成芳、张鉴祖、居德华、焦扬声、王行愚、黄道、王俊、李春忠、轩福贞
上海市科技精英黄道、钱旭红、钱锋、刘昌胜、汪华林、于建国、朱为宏
上海市领军人才钱旭红、李春忠、林嘉平、刘洪来、魏东芝、陈彧、徐宏、许建和、张金龙、轩福贞、程建新、辛忠、张玲、李忠、赵玲、范体军、杜文莉、朱学栋、袁媛、李永生、周兴贵、严怀成
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刘昌胜、汪华林、李春忠、白志山、张玲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钱旭红、于建国、蓝闽波、魏东芝、钱锋、谭文松、刘昌胜、李春忠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张金龙、程振民、魏东芝、王辅臣、郎美东、林嘉平、陈彧、周兴贵、王艳芹、马海燕、轩福贞、杨弋、于广锁、钟新华、朱为宏、邓卫平、李忠、乔文明、伍新燕、叶邦策、周炜星、胡爱国、唐赟、刘海峰、宋兴福、汪华林、郭杨龙、刘琴、马铁驹、颜学峰、杨化桂、赵玲、范体军、解永树、钱江潮、袁媛、张玲、张素平、张显程、朱卡克、杜文莉、郭耘、李洪林、李永生、于新海、童晓峰、徐晶、李剑、陈雪莉、白志山、王靖、林绍梁、江浩、李辉、刘培念、杨发祥、叶金星、周志明
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华东理工大学工科化学系列课程创新教育团队、石油化工智能制造教师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综合化课程教学团队
截至2024年5月,资料来源:注:部分数据不完整,官网师资力量综述与数据不一致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1月,华东理工大学入选英才计划,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中国大陆高校首个通过abet认证的专业,“化学”是中国大陆高校首个通过中俄联合国际理科专业认证的专业,商学院通过了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欧洲质量改进体系(equis)、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与商学院毕业生协会(amba&bga)商科教育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大中小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附属基础教育学校6所。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具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4门、国家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93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63门。

质量工程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轻化工程、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制药工程、药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物流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社会工作、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英语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制药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社会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制药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
通过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制药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合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信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轻化工程、化学、材料化学、生物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法学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科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石油和化工过程控制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智慧商务实验教学中心
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绿色中国、添加剂合成原理、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压力容器设计、机械设计、保险学、化工原理(上、下)、电工学、微生物学、文献检索、有机发光二极管制备和电致发光性能虚拟仿真实验、深地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虚拟仿真实验、水性聚氨酯聚合及超临界连续发泡虚拟仿真实验、高温高压极端工况下核电系统综合换热虚拟仿真实验、黑曲霉产酶生产故障处理3d虚拟仿真实验、数据与场景驱动的日化企业智能制造生产决策虚拟仿真实验、实时大数据空间统计虚拟仿真实验、种植设计、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截至2024年5月,注:数据不完整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级课程建设成果一览表
课程名称类别
物理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化工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
化学反应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
制剂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
有机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发酵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
压力容器设计国家级精品课程
物理化学(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课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国家级精品课程
酶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
工程制图(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课程
并行与分布计算(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
过程控制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
化工制图国家级精品课程
化工原理(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课程
生物分离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实验国家级精品课程
高分子物理国家级精品课程
基本线路与电子(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课程
操作系统(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
物理化学国家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
过程装备技术国家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
软件工程概论国家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
生物医用材料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生态文明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设计创新与城市发展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化工原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化学反应工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分离工程(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发酵工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酶工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生物分离工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物理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有机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制剂工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高分子物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基本线路与电子(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自控原理(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生物分离工程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糖化酶催化啤酒发酵工艺虚拟仿真实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大型甲醇合成反应系统虚拟仿真案例实验教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企业ehs风险管理基础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形势与政策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流化床单元操作虚拟仿真实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无水无氧综合化学实验--二氯二茂钛的合成与表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物理化学(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化学反应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高级英语(1)(2)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分离分析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发酵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无机化学(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数字信号处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企业研究方法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设计基础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极端条件下可控制备多维石墨烯虚拟仿真实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

学生成绩

2022至2023学年,华东理工大学实施各级"大创"项目共计1432项,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竞赛的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分别为5424人、7156人。推荐7项优秀"国创计划"项目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纳米银包铜导电墨水的开发及其在柔性打印i电路中的应用研究"荣获"我最喜爱的项目"。推荐11项"大创"项目参加上海"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系列活动--第八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获最佳创新项目2项、"我最喜爱的项目"2项。学生广泛参与各级各类学生竞赛,千余名本科生参与百余项竞赛,学生团队和个人先后荣获国际级奖项18项,国家级200项,省部级600项,蝉联"互联网+"国赛金奖。

教学成果

2022至2023学年,华东理工大学23项成果获上海市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1项。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主持和参与的5项成果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华东理工大学部分国家级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获奖等级
引领未来、思维牵引、顶天立地——卓越化工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与实践一等
慕课西行,共享共赢: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的探索与实践一等
绿色工程理念引领的工程教育新体系构建与实践二等
三维耦合 三链融合,培养生物产业工程科技创新人才二等
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新时代西部高质量高等教育办学实践二等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5月,注:数据不完整
2022至2023学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获奖等级
绿色工程理念引领的工程教育新体系构建与实践特等
进阶式理工融合型化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一等
深耕十年,精准助力,携手西部高校专业发展上台阶一等
面向传统工科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索与实践一等
主动面向国家能源战略,油气储运工程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一等
面向产出,“全过程•深融合”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面向产出,“全过程•深融合”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一等
面向新工科的“一体两翼”生物工程专业改革与实践一等
面向国家需求的“复合材料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课程建设和工程人才培养一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五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一等
数字转型驱动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一等
基于产教融合案例链和评价新模式的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一等
鲜活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的实践一等
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社会科学类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模式探索二等
以“重思辨、跨文化、强探究”为导向的国家级一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二等
一流课程西行、优质资源共享-—无机化学同步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二等
创设智能化分步选判习题系统,精准支持本科生自主学习大学数学的探索与实践二等
“多维赋能、知行合一”的新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二等
以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信息技术课程群构建与探索二等
新时代复合型化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二等
环境工程专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二等
理工院校多学科融合的药学实践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二等
高校环境健康安全综合素养培养体系建构和实践二等
基于“链式融合”的形势与政策课共建共享教学改革模式二等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5月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1月,华东理工大学与国(境)外17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有中法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卓越工程师学院,在英国建有全球首个科技创新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成立首家中罗共建的“华东理工大学锡比乌中欧国际商学院”。成立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奥利弗·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等2个诺奖级国际合作平台。首创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多学位项目,创建针对中东地区的未来之星定制化项目。

2025年5月13日,辽宁海城市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建设的“菱镁矿碳中和联合技术创新转移实验室”揭牌。7月16日,华东理工大学与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共建“华东理工大学—盛美上海高端半导体装备联合技术创新转移中心”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