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和浩特博物馆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呼和浩特博物馆建筑格局

呼和浩特博物馆

建筑格局

综述

呼和浩特博物馆占地18000平方米,其建筑形制为亲王级四进五重传统府园建筑。由南向北中轴线为照壁、府门、仪门、静宜堂、寝殿、后罩房等主体建筑,东西两侧辅建配殿、配房等左右两路跨院。呼和浩特博物馆

基本陈列

呼和浩特博物馆建馆初始,为打开呼和浩特市博物馆事业困窘局面,改变工作困难状况,加强社会影响,首先利用馆藏壁画优势,借用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场地,于1990年8月,推出建馆第一部陈列—《呼和浩特召庙壁画艺术展》,产生巨大反响。

公主府经过初步维修,举办了《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召庙壁画艺术展》《全区流散文物精品展》三部陈列。

《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追溯了呼和浩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成为掌握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共同创造、互相融合的平台,和由此奠定的呼和浩特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重要因素。

《呼和浩特召庙壁画艺术展》大召是蒙古地区召庙政治地位和宗教地位的代表和中心,以大召壁画为重点,集中反映了召庙壁画的宗教思想、教义和艺术构思。因此,推出的这部陈列是藏传佛教文化召庙壁画研究的开创性展览。

《全区流散文物精品展》由内蒙古文物总店筹办。展览集中了多年来流散于民间的文物精品,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还有以蒙古民族为主的特色文物。

1991—1996年期间,先后参与了文浩的《敕勒川民俗展》,托克托县《古瓷精品展》等展览;引进《周恩来青少年时期》《辽庆陵壁画展》《辽瓷精品展》《墓志铭拓片展》《中国古代科技展》等展览。

经过四年的筹备研讨,推出《土默特蒙古民族民俗陈列》《满族民族民俗陈列》《回族民族民俗陈列》,以地区特色、民族特色为突出表现形式的三部陈列,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之际于1997年5月对社会开放。

《杨鲁安藏珍馆展览》杨鲁安是内蒙古地区集收藏、篆刻、书法为一身的名人,2000年向市政府捐献各类文物共万余件,部分文物以公主府为展览场地,2002年8月1日全面开馆。杨鲁安藏珍馆与呼和浩特博物馆合署办公。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