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呼和浩特博物馆立馆于首府特色、民族特地色、地区特色之研究,先后共推出八部影响较大的特色陈列,打下开创事业的坚实基础。在呼市地区对召庙文化、召庙璧画的内容、工艺、风格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对公主府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格局与形制、府内地灶清理等方面都有研究发现。
2004年以后,对壁画保护修复的科学技术方法和工艺研究成果突出,获得内蒙古考古在博物馆学会第六届文物保护科技成果一等奖,《大召壁画保护修复研究》论文获二等奖。呼和浩特博物馆的出版物有:孙利中《呼和浩特文物》(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孙利中《大召》(内蒙古画报社,1997年);孙利中《昭君墓》(内蒙古博古出版公司,1999年);孙利中(合著)《内蒙古古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张慧君《国家历史文化保名城—呼和浩特》(内蒙古画报社,1997年)。呼和浩特博物馆发表的研究论文(部分):卜扬武《呼和浩特地区鲜卑墓所反映的北方社会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卜扬武《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内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卜扬武《内蒙古地区铜(铁)镬的发现及初步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孙利中《明清呼和浩特儒释道三教寺庙概述》(《内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杜晓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博物馆大召壁画的分析》(《日本文化财科学会》第18回2001年8月);武成《清和硕恪靖公主府地灶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第1、2期):张慧君《<绥远城溶濠种树记>碑及其价值》(《内蒙古文物考古》2002年第2期);张慧君《绥远城兴工竣工档案查考》(《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第2期);李丽雅《呼和浩特草原第四纪古地理环境变迁综述》(《内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李铁钢《清代绥远城将军德勒克多尔济其人及其“御赐碑记”》(《内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
文化交流
公主府古建维修工程全面展开,就公主府专题研究与故宫博物院、恭王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南开大学历史系、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等单位正在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001年,呼和浩特博物馆壁画保护修复中心与敦煌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开展“馆藏大召壁画保护修复”项目研究,在壁画颜料分析方面取得成果,并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
2005年,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吐尔基山辽墓璧画保护修复”项目。
2007年,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濒危馆藏壁画保护综合研究”。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