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济南市吴家小学创建于1952年初。土改运动后,吴家村一吴氏地主宅院收归集体,改为吴家村教学使用。最初,校园占地不足3亩,教室为30余间老式土坯草房,低矮、阴暗;学生上课自带桌凳,更没有件象样的教学仪器。
到20世纪80年代,乘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和农村经济的逐步好转,在学校领导的积极协调下,时任吴家村的两委会领导顺应民意,根据教育发展的需求,于1985年在现校址新建学校:占地面积1900㎡,建筑面积538m2,砖瓦结构标准教室6座30余间,一期投资5万余元。
1986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开展“六配套”达标工作,吴家小学广大教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投资1·5万元,购置了部分图书、实验器材及音、体、美器材,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特别是自1990年到1995年六年间,先后累计投资15万会元,扩大校园面积至4182m2,扩建教室5座15间(建筑面积270 m2)。
到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日益浓厚,吴家小学的领导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再掀优化学校环境、改善办学名件的第二次高潮。自1995年开始,历经“两基”达标、“游实工程”,创建“义务教育示范区和“示范镇”等各项工作,学校多方筹措资金1677万元,用于购置实验仪器、电教器材、教学设施。截至2002年底四室建设器材设施、图书配置,完全达部颁二类标准。并分别于2000年、2001年、2002年通过了“普实工程”、“省义务教育示范区”“义务教育示范镇”达标验收,育人环境,教育教学手段得到大的改善,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
2003年,为全面实现吴家地区教育的优化整合,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学校领导协调本地区各村关系,客服一切困难,筹措资金40余万元,奋战一个暑假,新建1100m2教学楼一幢,开创了吴家小学校舍建设的新纪元。2012年,建筑面积1649m2综合实验楼全面建成,占地面积4800m2的标准操场,2014年操场全面改造为塑胶跑道,绿色草皮。2009起,学校全部教育设备更新换代,多媒体、班班通、录播室、新风系统、班班通空调等现代化设备全部配齐,基本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