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宁市场监管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机构职责

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机构职责

(一)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场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市场监督管理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贯彻实施质量强区战略、食品安全战略、标准化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拟订并组织实施有关规划,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负责市场主体统一登记注册。组织指导个体工商户及外资企业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工作。依法公示和共享有关信息,加强信用监管,推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

(三)负责组织和指导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推进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组织查处重大违法案件。规范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

(四)负责监督管理市场秩序。依法监督管理市场交易、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行为。组织指导查处价格收费违法违规、不正当竞争、违法直销、传销、侵犯商标专利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行为。指导广告业发展,监督管理广告活动。指导查处无照生产经营和相关无证生产经营行为。

(五)负责宏观质量管理。拟订实施质量发展的制度措施。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区质量奖励制度,推进品牌发展战略。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组织质量事故调查。组织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监督管理产品防伪工作。

(六)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责统一组织全区生产、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组织协调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组织实施质量分级、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指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实施纤维质量监督工作。

(七)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综合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组织锅炉环境保护标准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按规定权限组织特种设备事故调查。

(八)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实施推进食品安全战略的重大政策措施,统筹协调全区食品安全重点工作,推动建立食品安全跨区域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重要信息直报制度。承担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九)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责监督管理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建立并组织实施覆盖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推动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核查处置和风险预警、风险交流工作。负责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组织指导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许可、特殊食品备案工作。

(十)负责统一管理计量工作。贯彻实施国家计量制度,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管理计量器具及量值传递和比对工作,负责规范、监督商品量和市场计量行为。

(十一)负责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组织制定并实施标准化战略和规划,组织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制定、实施进行监督。推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十二)负责统一管理检验检测工作。贯彻实施南京市检验检测工作规划,完善检验检测体系。规范检验检测市场,指导协调检验检测行业发展。

(十三)负责统一管理认证认可工作。组织实施国家统一的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认证认可工作规划,指导和监督检查全区产品认证、体系认证、服务认证工作。促进认证行业发展。

(十四)负责统筹协调知识产权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并实施本区知识产权战略。拟订并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发展规划、重大政策措施。牵头负责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工作。组织指导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负责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涉外知识产权事宜。

(十五)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质量管理。组织实施药品零售、医疗器械经营的行政许可、检查和处罚,以及化妆品经营和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环节质量的行政检查和处罚。建立全区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化妆品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监测体系,组织开展相关监测和处置工作。配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十六)负责市场监督管理系统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应急和新闻宣传工作。按规定承担技术性贸易措施有关工作。

(十七)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八)职能转变。

1·大力推进质量提升。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区质量奖励制度,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建立企业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创新第三方质量评价,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全面实施企业产品与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培育发展技术先进的团体标准,对标国内外提升全市标准整体水平,以标准化促进质量强区建设。

2·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许可,精简各类证照,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加快完成“不见面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实现“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促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企业名称核准、市场主体退出等制度。深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外资企业“一口办理”改革。推进事权下移、力量下沉,逐步充实监管服务力量。进一步减少评比达标,认定奖励、示范创建等活动。加强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综合运用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加快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新发展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构建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信用监管,规范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注册、申请和使用行为,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营商环境。

4·严守安全底线。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依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完善检查、检验、监测等体系建设,提升监管队伍的职业化水平,强化现场检查,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5·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统一执法。严格依据标准监管,强化风险管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强化信用监管,加快推进监管信息共享,发挥行业和社会监督作用,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

6·提高服务水平。整合消费维权、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知识产权、价格投诉举报专线。推进市场主体准入到退出全过程便利化,主动服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运用大数据加强市场主体服务,积极服务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办事群众,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7·推进放心消费。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推进消费者维权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放心消费在江宁”行动,加快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推进消费环境社会共治,完善消费维权网络,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十九)有关职责分工

    1·与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有关职责分工。与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工作衔接机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提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出检验、鉴定、认定等协助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2·与区农业农村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区农业农村局负责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后,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督管理。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动植物疫病防控、畜禽屠宰环节、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两部门要建立食品安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追溯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和工作衔接,形成监管合力。

    3·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有关职责分工。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会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制定、实施全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对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及时将相关信息通报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应当组织开展进一步调查。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工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及时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餐饮具消毒单位监督评定结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卫生监督评定为“不合格”的餐饮具,加强监管,依法查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建立食物中毒事件、重大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互通报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

    4·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职责分工。建立部门间执法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对上涨较快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依法制定干预措施;负责粮食和重要物资储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发现违法线索需要查处的,应当及时移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价格和粮食流通领域依法开展执法检查,负责规范价格、收费和粮食流通行为,查处价格、粮食流通领域等违法违规行为。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价格和收费政策后,应当及时将相关文件抄送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并提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助检查落实。

    5·与区商务局有关职责分工。建立部门间执法工作协调机制。区商务局在行业管理中发现违法线索需要查处的,移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查办案件中的有关政策、规定存在疑问时,提请区商务局予以协助。

    6·与区工业与信息化局的职责分工。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为全区盐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区食盐专营管理工作,承担全区盐业行业管理职能,牵头工业盐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工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全区食盐质量安全主管部门,负责全区食盐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执法工作,负责工业盐产品质量监管,依法查处质量违法行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