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科研条件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23年10月,林科院共有在职人员296人,其中有正高27名, 副高73名,博士70名,硕士103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85%以上。拥有省级创新团队2个,省林业局科技创新团队6个,省林业局育种攻关团队4个,院科技创新团队14个。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香梅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香梅、肖复明、黄晓凤等

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小春、朱培林、黄晓凤等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朱培林、肖复明、黄晓凤、罗坤水等

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西省林木遗传育种技术创新团队、油茶等经济林资源培育与利用创新团队

厅级林业科技创新团队(6个):杉木创新研究协作组、樟树等木本香料产业创新研究协作组、油茶等木本粮油产业创新研究协作组、笋竹产业创新研究协作组、阔叶树创新研究协作组、森林食品(药材)产业创新研究协作组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0月,林科院共有科研机构17个,各类科技平台47个,其中:国家部级科技平台20个,省级科技平台23个,市厅级科技平台4个。

院属科研机构(研究所、中心)(13个):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林木遗传育种与栽培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竹类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农林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森林药材与食品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林产工业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樟树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湿地生态资源研究中心。

植物园(1个):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南昌植物园。

分院(3个):宁波分院、上饶分院(共建单位)、赣州分院(共建单位)。

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国家林业局樟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油茶科学中心江西油茶种质创新实验室、国家林业局经济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昌)等。

省级科研平台(6个):江西省油茶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中药资源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等。

种质资源

据2019年3月研究院官网资料显示,林科院建有国家珍稀树种基因库(南昌)、国家油茶种质资源基因库、国家竹类种质资源库、南方木本粮油植物种质资源圃、桂花基因库、珍稀药用植物资源基因库等一批科研基础资源平台,2014年后共建立油茶、竹、杉松、泡桐、中药材等种质资源保存圃、科研试验基地等1·9万亩。

国家珍稀树种基因库

截至2018年2月,基因库建设总面积58hm2,分异地收集区、原地保存区和测定林三个区,其中异地收集分8个园:用材林园、木兰园、樟园、壳斗壳园、槭园、杜鹃园、紫金牛园和竹园,面积31公顷,收集了树种83个共830份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区面积21公顷,对800个原收集保存珍稀树种进行补充、完善和保护;测定林面积6公顷。

国家油茶种质资源基因库(南昌)

截至2018年2月,基因库建设总面积38·5hm2。

其中10hm2始建于1983年,分别于2010年、2012年进行提升改造,收集保存7个组32个种油茶遗传资源,185个935份珍稀山茶花品种资源,88个油茶无性系、10个油茶农家品种;

另外28·5hm2,分别于2010年、2012年完成建设,分为原(野)生物种收集保存区、优良品种收集保存区及农家小种群与优树等育种材料区三大区。共收集1300多份油茶种质材料(以种子和穗条为主),包括物种45种234份,优良农家品种10个,无性系181个,家系56个,优树852份,创新油茶种质材料112份。

国家竹类种质资源库

资源库始建于1983年,截至2018年2月,建设面积8·7hm2,2016年被列入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资源库依据地形、竹种类型分为竹种基因收集区、散生经济竹种收集区、丛生竹种收集区、地被与观赏竹种收集区。在竹类种质资源功能上划分为竹种集中保护区和观赏竹种繁殖、观赏区。共收集竹种19属180种(含种以下等级)。

油桐种质资源圃

资源圃建于2010年,截至2018年2月,建设面积2hm2,收集油桐7个地理种源20份。

木通种质资源收集圃

资源圃建于2010年,截至2018年2月,建设面积3·4hm2,收集保存8个省51个市县木通科种质资源35个地理种源512份,品种有木通akeebiaquinata、三叶木通akeebiatrifoliata1、白木通akeebiatrifoliatavar·australis、尾叶那藤stauntoniahexaphylla、倒卵叶野木瓜stauntoniaobovata、五叶瓜藤holboelliafargesiireaub。

南方木本粮油植物种质资源圃

资源圃建于2011年,截至2018年2月,建设面积6·67hm2,主要收集保存南方油桐、南酸枣、光皮树、油茶、柿子等木本粮油种质资源。其中收集柿子10个地理种源30份,光皮树优良品种20余个,油茶高产新材料10份,油桐11个地理种源93份,南酸枣2个地理种源8份,丰产配置组合核桃品种4个。

珍稀药用植物基因库

截至2018年2月,基因库建设面积0·67hm,收集铁皮石斛优良无性系11个、枳壳无性系40个,栀子无性系50余个,另有八角莲、白及、短萼黄连、箭叶淫羊藿、虎舌红、多花黄精、长梗黄精、草珊瑚、锐尖山香圆、杏香兔儿风、灯台兔儿风、太子参、绵毛鹿茸草、温郁金、大青属、紫珠属等药用植物100余种。

江西省林科院国家油茶良种基地

良种基地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据2019年3月研究院官网资料显示,共有3个基地,分别为南昌、永修、信丰基地,建设总面积91·8hm2。

1·南昌市基地为油茶种子园及种质资源收集圃,面积10hm2,始建于1983年,分别于2010年、2012年进行了提升改造,收集保存了7个组32个种油茶遗传资源。

2·永修县基地为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圃,面积28·5hm2,于2010年、2012年完成建设,基地分为原(野)生物种收集保存区、优良品种收集保存区及农家小种群与优树等育种材料区三大区;共收集1300多份油茶种质材料。

3·信丰基地为油茶采穗圃建设区、测定区等,于2012年、2015年在江西省信丰县嘉定镇共完成新造53·3hm2采穗圃,选用9个每公顷产油在900kg以上的高产优良无性系,包括赣石84-8、赣无11、赣抚20、赣兴48、赣8、赣无12、赣无1、赣永5、长林53等。苗木保存率在95%以上,年产穗条达300万枝以上。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