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
1·教育活动。以展项、工作室和科普影视资源为依托,设置科技主题,研发科技教育活动资源包和科普剧目,通过馆校合作、舞台演出、流动表演车演示、馆外展演等模式,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育教学实践和常态化科普教育活动。
2·馆校合作。秉承“对接课标、区别课堂”的理念,将馆校合作列为专题研究项目不断推向深化。找准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交集,充分整合知识原理、活动设计、师资培养、课程标准等多种因素,强化合作方案设计,完善过程评价体系。通过馆校合作推介会、培训学校科学教师等形式,与中小学校达成合作,共同推进青少年学生科技教育。
3·学术交流。设置了报告厅、多功能厅、视频、专家等不同规模的会议室10间,具备举办学术报告、交流、论坛、国际会议等功能,为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为公众普及科学知识。
4·流动科普。为扩大科技馆服务覆盖面,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和流动科技馆省内巡展作用,使之成为科技馆与基层联系的纽带,让尚未建设科技馆的基层和偏远地区同样享受到公共科普服务,推动科普服务的公平与普惠。
5·科技传播。以实体馆科普资源为核心,以科普宣传为路径,整合科协网站、科技馆网站、科技馆微信公众平台、科普辽宁微信公众平台等自媒体资源,利用视频、图像、动画等多媒体展现形式引领科学知识普及和促进科技传播,打造辽宁科技传播中心。
6·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平台。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类大赛、学科竞赛等示范性、导向性科技竞赛活动;利用高校科学营、英才计划等平台用以培养科技后备人才。
7·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创建科技工作者之家,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创新创业、成长成才、学术交流、服务社会、成果展示等服务;助力推广学科发展服务、科技交流合作、成果转化推介、创新方法培训和科技信息咨询。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