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山西、陕西商民经商历史很早,但作为影响全国经济的强大势力却是形成于明代。 明末崇祯十五年,开封遭受黄水浩劫,城市如墟,一片黄沙。至康熙年间,汴城始得逐渐复兴。当时商业,以农产品、布匹及日用货品充市为主,大多操在山西客商行帮之手。山西旅汴的客商,遂集资于老会馆街(龙亭东侧)建起一处山西旅汴同乡会馆,简称“山西会馆”。
清代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改名为山陕会馆,并与新址重新修建。
清光绪末年,改名为山陕甘会馆。
1986年,河南省政府对山陕甘会馆的关帝庙建筑进行全面整修,并筹备小学的搬迁工作。整修工程由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等单位负责设计施工。由于水患的淤积,全院地坪下挖60厘米,起土2000立方米,恢复了清代的原地坪。
1988年10月24日,解放开封四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开封旅游景点。
1995年4月,筹建艺术博物馆。
2001年6月,山陕甘会馆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