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艺术
木雕艺术
山陕甘会馆的建筑装饰常用的材料有椴木、杨木、梨木等。一般构图都以圆木周边宽度为限,大多木雕以人物、花卉、山水、楼台、亭阁、水禽、瑞兽等为题材的作品。会馆的木雕十分讲究刀法和风格,以及利用材料本身自然的特点去寻找材料内在的表现力,在表面的色泽、纹理、结构等微妙变化中相形度势、因材施艺、量形取材,加以斧凿,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韵味。中国有长期的木雕传统,发展到清代和古建筑一样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因而,会馆的木雕艺术成就最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题材最丰。在中原地区首屈一指。
会馆的大殿和厢房檐下的桁、枋、雀替、挡板、垂柱等,几乎遍布木雕装饰。采取的雕刻手法有圆雕、半圆雕、高浮雕、浅浮雕、悬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在人的视点与雕刻面的关系上,创造了焦点透视、散点透视、破时空透视等艺术形式,广泛利用有限的空间,通过起位升降、线条流畅、光影处理等造成的视点错觉,达到了非常巧妙的艺术效果。
会馆的木雕题材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有三国故事“古城会”、“长板坡前救阿斗”、“刘备访庞统”等,构图精练,刀法简约。
表现亲情和孝悌的有“孟宗哭竹”、“九狮戏绳”等。“九狮戏绳”的画面,狮舞绳飞,上下盘旋,绳索自然流畅,如同真绳一般,可见其刀法功底。狮子逗人喜爱,幼狮伏在母狮的背上,母慈子爱,相互亲昵,颇有人情味。
“孟宗哭竹”被巧妙地安排在东厢房的一个雀替上,几株稀疏萧瑟的老竹下边跪着一个人,一手扶竹,一手掩面哭泣,面前长出两棵新笋,这就是中国有名的二十四孝图之一的“孟宗哭竹”。构图简练,刀法细腻,显然寓在勉“孝”。
表现神话故事的有“放牧八骏”、“刘海洒钱”、“和合二仙”、“樵子遇仙”、“帝俊八子”、“八仙庆寿”等。这些画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里边,看画悟道,你会感到这些神仙们确有不少可爱、可敬之处。这些神仙鲜活生动,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放牧八骏”图中,每匹马或静或动,或奔或嘶,宛若活物,有强烈的立体感。
表现民间风俗内容的有“街头即景”、“佛门进香”等。在西厢房南北次间的额枋上各雕刻有一幅民间风俗画。南次间一派水城风貌,主干道是河水,船行于街心。船上一女子怀抱琵琶,正在弹奏出悠扬悦耳的曲子。一人在船头演唱,表情诙谐。船后一女子,头戴大沿帽,宽衣博袖,双手摇橹,悠然自得。画面以游船为中心,四周有骑马坐轿的达官显贵,轻摇合扇、嬉皮笑脸的公子王孙,有妇女儿童、老翁健妪、手持斧凿的匠人、挑担叫卖的小贩。画里25个人物,表情不同,姿态各异,刻画入微,惟妙惟肖。
表现动植物的内容是会馆雕刻技艺的另一大主题。祥禽瑞兽有龙、凤、狮、马、鹿、羊、猴、麒麟、松鼠、仙鹤、喜鹊、鸳鸯、青蛙、鹭鸶、蝙蝠等;植物有石榴、葵果、蓬莲、葡萄、柑橘、荔枝、仙桃、松、竹等;花卉有菊花、牡丹、梅花、兰花、荷花等。都能各自独立或相互配合形成一组组的吉祥图案。大多是以祝愿人们多福多寿、人丁兴旺、祈瑞纳吉、合家安康、百事如意、天下太平、钱财广进、荣华富贵等为内容。
石雕艺术
山陕甘会馆的石雕装饰大多用于柱础、栏杆、抱鼓、壁芯、香案和墙基等处。会馆照壁里侧壁芯中央雕刻有一外为长方形、内为一椭圆形的高浮雕“二龙戏珠”,构图严谨丰满、华贵典雅,造型上下翻飞,扶摇飞翔、刚健威武,技法细腻精湛,充满了超人的神秘力量,为清代石雕佳作。照壁四周雕刻镶嵌有四条夔龙捧寿,照壁的须弥座束腰部分雕刻有行龙,工丽严谨,气韵生动。
山陕甘会馆中轴线上“大义参天”牌坊的中间两柱各有三块抱鼓石,从三个方向把柱子固定。六块十二面抱鼓石,分别采用浮雕技法雕刻着“苍龙行云”、“丹凤朝阳”、“辈辈封侯”、“蝙蝠扑云”、花卉和《狄仁杰登山望母》、《井台会》等人物故事。
龙、凤、猴和蝙蝠等动物图案,雕刻细腻,线条简朴。龙凤造型修长洒脱,间以云气纹,象征着美好幸福;苍龙雕刻得清新刚健,穿云拨雾,给人一种苍劲豪迈的力量动态美;猴、蝙蝠亦工丽细致,上下两只蝙蝠虽头小如枣,但鼻眼逼真,张口作吼叫状,四周衬以云纹,似从天而降,一大一小两只猴子在松间跳跃嬉戏,活泼可爱。
砖雕艺术
山陕甘会馆的砖雕主要集中在照壁上,零星还散见于其他墙体上。
照壁的檐桁以下全部为砖雕。随桁枋为回字边饰,由斗拱承托的四个“寿”字纹梁头,把上部分成5个空间,每间两攒斗拱,上托雕刻精美的龙头,斗拱之间的雕刻全部是按照会馆主人的理想趣味而设计雕刻的吉祥图案,几乎每个间隔的雕饰都与“瓶”有关,这可能是晋商客寓汴城祈求异地平安之故吧。除瓶之外,各种吉祥花卉、熏炉、书函、画卷、乐器置放其间,最有意思的是,晋商将他们爱不释手的宝物计算器———“算盘”,也雕刻在图案中。虽不将其置放在显著的位置,但却反映了会馆主人的内在心态。这些雕刻以反映追求幸福、趋吉避凶的理想愿望居多,而且生动逼真。技法以透雕、浮雕为主,做工精湛,画面层次分明,构图严谨得体。
斗拱下边的平板枋雕以祥龙图案,把上下分成两大区。祥云下为32个垂花砖柱,柱头为龙头,垂花分别雕成石榴、金瓜、荷花、莲蓬等造型,垂花柱与垂花柱之间由夔龙卷草图案相连将空间铺满。
垂花柱以下里外墙体上分布有10个长条形画框,每个画框饰以拐子龙纹,框内分别雕刻有“狮子绣球”、“喜鹊闹梅”、“山雀玉兰”、“鹭鸶荷花”、“松鼠葡萄”、“麒麟呈祥”、“八仙过海”以及“刀马图”等。
其中“松鼠葡萄”以八大串晶莹欲滴的葡萄悬挂在藤枝上,数只松鼠跳跃其间,姿态生动,工细酷似牙雕。“刀马图”是雕刻中最常见的题材,一人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后边兵马穷追不舍,情节动人,扣人心弦。“八仙过海”图,各仙人分乘狮子、麒麟、海马、天禄等异兽,这些砖雕做工精细,一般不加打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