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布局
综述
雷州市博物馆占地面积6180平方米,建筑面积10821·60平方米。馆内设有“历史沿革”“石狗奇观”“ 民俗风情”“ 历代陶瓷”等常规展厅和四个临时展厅。雷州市博物馆展厅
基本陈列
历史沿革展厅:陈列雷州先民五千年前使用的石斧、石锛。介绍雷州设郡建县,海上丝路,雷城建置,宋代十贤,雷州名贤,南国明珠等18个专题,以物为主,配以图像。
石狗奇观展厅:展出各时期形态各异的石狗1000多尊,运用原生态展览形式。石狗演变分三个阶段,从图腾崇拜到呈祥报喜演变;从呈祥报喜到守护神演变;从守护神到司仪宠物演变。雷州石狗按造型工艺特点划分为三个时期,“a、春秋至秦汉时期,早期的石狗造型特点为粗犷古朴、形简神肃、昂首朝天,具有天人感应的图腾崇拜底蕴。b、中期,隋唐至宋元时期,石狗造型特点:强调生殖器的刻划、注重结构、线条的表现,反映祈子赐福的淳朴民俗。c、晚期,为明清时期。石狗造型特点: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形神,刻工精致、纹饰细腻、展示社会崇尚德福的民俗风习。”雷州石狗的造型艺术更是丰富多彩,有写真类、抽象类、夸张类、人格化类等。彰显雷州地区民俗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以及生殖崇拜。雷州石狗参加“中国(深圳)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粤琼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等展览。2004年,雷州石狗列为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5年,雷州石狗信仰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雷州石狗雕刻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雷州石狗被誉为“南方的兵马俑”。
历代陶瓷展厅:设馆藏陶瓷及雷州窑陶瓷两部分,新石器时期彩陶简朴大方,汉至隋唐陶瓷各具特色,宋代瓷器釉色晶莹,明清时期是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有青花、粉彩、斗彩、五彩、釉里红,器具有碗、盘、瓶、觚等。雷州窑陶瓷专柜,介绍唐至明清陶瓷器的历史,展示雷州窑陶瓷器的特色。雷州窑是岭南三大名窑之一,具有磁州窑特点,以青黄釉、褐彩著称。
古今书画展厅:展出本地及外籍古今名家书画。有本地书画家翰林院编修、著名学者陈昌齐,进士李晋熙以及中国名人辞典名录中的著名书画家陈乔森、梁成久、吴应铨等人珍贵书画;有外籍书画家中国第一任驻美大使陈兰彬,清末状元林召棠,两广总督阮元,一品官员曾国藩,湖北大书法家杨守敬,湖南翰林何绍基,清代画坛“四王”之一的王原祁,清代名画家上官周等人的珍稀墨宝;有当代著名的书画家沈鹏、刘炳森、苏适、沈定庵等人的书画作品。
民俗风情展厅:展示雷州民俗活动,民间信仰崇拜,节日习俗,婚育习俗,尚武习俗,医疗巫术,传统服饰及各类传统器具。介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2项。
专题陈列
雷州市2019年春节文化艺术活动“丹青绘名城—情满雷州”美术作品展:画展共展出我市众多艺术家精心创作的近百幅国画、油画、水彩画、剪纸等作品。
福虎添翼——佛山石湾陶塑虎年生肖文化展:展览共展出70件/套实物,图版分为虎年说虎、虎为生肖、虎之雅俗三大部分,以时间为轴,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结合石湾虎陶塑、图片、文字讲述关于虎的那些事。展览系统梳理了虎文化的起源到如今融入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发展历程,阐释了人们对虎的态度从崇拜、敬畏,逃避和捕杀,再到珍惜和保护的演变过程,结合石湾生肖虎陶塑,展示虎文化风采。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