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辽宁共青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辽宁省委员会主要活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辽宁省委员会

主要活动

思想教育

继续深化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团、教育青年。下发了《在全省各级团组织中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活动的通知》,分层次和行业组织了学习培训,同时建立健全了青年学习理论的组织网络,强化了阵地建设,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团的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召开学习贯彻《纲要》座谈会,举办了“树道德风范,做文明使者”辽宁暨沈阳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誓师大会,在全省建立了100个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在辽宁日报上刊发了“辽宁青年志愿者行动--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的宣传报道,使全省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取得了新发展。以纪念建党80周年为契机,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了以“党在我心中”、“知党史、创业绩”、“星星火炬、代代相传”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坚定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培养健全人格为重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从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青少年实际出发,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积极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以开辟网上教育阵地为新的手段,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辽宁青年网站和团省委局域网工程已全面完成,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青年创业

以城镇待业、失业青年为重点,以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为基本手段,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辽宁青少年创业行动的通知》,免费举办了青年创业技能与管理培训班,不断扩大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团省委2001年获得“省促进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创新创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深入抓好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活动。确定了创新创效试点单位,召开了创新创效“项目制”现场推进会,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活动的实施意见》,开展了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及“青安杯”生产竞赛活动。同时把活动与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涌现出省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75名、各类创新标兵40名及创新创效活动优秀组织单位10个。青工创新创效活动开展三年来,全省58户试点企业中共有120万名青工参与,“五小”科技发明1300余项,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6·2亿元,培训青工达15万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500次,使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受到企业党政组织和广大青工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认可。

领办科技推广

通过采取团组织自主领办、以团组织为主导进行领办、团组织作为重要参与者进行领办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全年推广项目达5000多项,覆盖近10万农户。保护母亲河行动。在各级农村团组织中广泛开展了保护母亲河行动,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青少年植绿护绿工作。

科技文化节

第四届乡村青年科技文化节活动,以“百万乡村青少年同声歌唱新时代”、“辞旧迎新大扫除”、“乡村青年大擂台”等为主要内容,以普及推广科学技术,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为重点,全省共有近2万农村青年参与了此项活动,大大促进了农村青少年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创建文明社区

经5年的努力,已经取得良好的成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与省委宣传部联合召开了辽宁省深化创建青年文明社区工作现场推进会,举行了全省青年文明社区反邪教行动集中活动日,有50多万社区青少年直接参加了活动。与省电信管理局联合开展了《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宣传和“创建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活动,有3000名大学生参加了签名活动,50个青年文明社区的青年参与了这一活动。辽宁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已经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出了新贡献。

创建团委

全省确定了第三批22个“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和85个“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五四期间评选表彰了10个“省五四红旗团委”、50个省先进团委、46个“省红旗团支部”、16个“五四红旗团委”组织奖。

干部培训

对东北大学、抚顺清原的国家级团建创新试点单位进行了检查,同时又向团中央申报了3个单位为第三批团建创新试点单位。召开了全省团员意识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下发了《团员意识教育试点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开展团员意识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依托省委党校和省委组织部举办了第三期全省县处级团干部培训班,共有28名团干部参加了培训,选派了50名基层团干部参加团中央举办的“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培训班。五四期间表彰了56名省优秀团干部,调动了团干部的积极性,加强了团干部队伍建设。

统战与外事

省青联召开了八届一次全委会,成功地完成了换届工作。开展了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依托媒体向社会昭示,并首次推出了电视公开答辩会和网上投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适应入世的新形势,推进青年外交工作发展,省青联共派出了16个团组,51名同志赴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访问。全年共接待了查尔斯王子基金会等3个代表团、27人次的来访。省青联被团中央评为少数民族挂职锻炼工作先进单位。

少先队

全面推进了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实施了21世纪大中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计划。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以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全省大学生科技活动蓬勃发展;以推进解困工作社会化为手段,学生“解困工程”进一步深化。完成了第六次省少代会换届工作。改进和加强了高校团的建设工作,推进民办学校团建工作。省少工委于6月份召开了省第四次少代会,举办了红领巾“送温暖”和“校园拒绝邪教活动”,开展了“新世纪--我能行”少先队体验教育及手拉手活动,深化了“创新杯”竞赛活动,带动了“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的深入开展,有85个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了全国表彰。

维权和监督

青少年维权工作深入开展。团省委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了争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树立了一批全国及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一批优秀进城务工青年、良师益友及优秀青年卫士得到团中央表彰,武警战士马卫华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卫士”称号。在外来务工青年中开展了“把文明带回家”活动,开办了青年文明社区青少年法律教育,净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同时也开展了“爱心倾注失足女”、“跨世纪我的新生”等主题活动,接听并解答热线电话1900余次,回信320封,接待求助者139人次,新闻单位20余次报道了活动,社会反响良好。

扶贫帮困

对鳏寡孤残等各种弱势群体,采取团委包户、团委书记包户、志愿者包户等形式,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对特困学生这一群体,采取援建希望小学、设立保障基金、爱心基金等形式,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建立博士团、青联科界组别与农村青年的扶贫联系点制度,为农村青年科技致富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成立支教、卫生扶贫小分队,开展经常性的青年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2001年,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5万余对,组建青年服务队100余支、捐款捐物1000余万元。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