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汾戏剧研究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临汾蒲剧院基本介绍

临汾蒲剧院

基本介绍

1970年,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晋南蒲剧院所属人员和财产一分为二,分别组建运城地区蒲剧团和临汾地区蒲剧团。1979年,后者恢复院级建制,定名临汾蒲剧院。赵乙任院长,韩刚、张庆奎任副院长。院部设办公室、艺术室、资料室及蒲剧艺术编辑部,下辖临汾蒲剧院蒲剧团(简称蒲剧团,内部称老团)和临汾蒲剧院青年蒲剧团(简称青年团)。1990年,两团合并为临汾蒲剧院实验蒲剧团。

临汾蒲剧院建院后,针对以中年为主构成的蒲剧团确立了以演出为主,在演出中求发展,求提高,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对欣赏高质量艺术的愿望为立团策略;而对以青年学生为组主建的青年团,则拟订了“出人出戏走正路”的立团原则和“走出去,请进来”“以经典剧目培养演员”的培养方略。正确适宜的办院方针和发展策略,使该院在随后的五、六年间,取得了一系列受到全国戏剧界关注的成绩,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成为蒲剧院发展中的鼎盛期。1979年蒲剧团以整理改编《麟骨床》参加山西省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剧本、导演、演出、音乐、舞台美术、彩女等奖项,张庆奎、莜爱娜、王天明、田迎春、杨翠花、范俊全、李峰获演员奖。同年十二月,又以《麟骨床》进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文化部授予的创作、演出二等奖。《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载文盛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为《杀家》、《挂画》、《观阵》、《跑城》、《买水》、《杀宫》、《回府》、《出棠邑》录音录像。《麟骨床》后被省内外二十多个剧种移植演出。1980年该院青年团以《买水》、《贩马》、《拾玉镯》、《双锁山》、《四杰村》参加山西省戏曲优秀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任跟心、郭泽民和崔彩彩、雷俊生、王建军、郭玲、李小青、王小丽、王琳、茹彪分获第一二等奖。1982年,青年团挑选十六个传统剧目(折子戏)为基础较好的演员进行排练,选拔《烤火》、《徐策跑城》、《救裴生》、《伐子都》、《迎贤店》、《杀府》、《打神告庙》等戏参加山西省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任跟心、郭泽民、崔彩彩、雷俊生、杜爱香获最佳青年演员奖,郭玲、薛三勤、李小青、王小丽、王琳、和齐临生、卫晋平、刘家森分获一、二级优秀青年演员奖。1983年,青年团以山西省蒲州梆子青年演出团之名先南下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和湖北省武汉市巡回演出,并与当地艺术团体进行了广泛的艺术交流,后又北上晋京于长安戏院、吉祥剧院、中南海、国务院小礼堂、人民大会堂三楼、政协礼堂轮转演出40天。演出期间,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专家、学者观看了演出,给予了热情赞誉和高度评价。中国剧协主办的《戏剧报》《戏剧论丛》编辑部为任跟心、郭泽民、崔彩彩举行了推荐演出。任跟心、郭泽民荣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5年11月青年团以优秀传统折子戏《挂画》再度晋京,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获演出奖、导演奖(赵乙)、主演一等奖(任跟心)、乐队伴奏奖。翌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任跟心“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山西省文化厅授予临汾蒲剧院青年蒲剧团“振兴山西戏剧先进单位”。1987年青年团集中人力、财力历经年余排演了新编历史剧《青萍剑》。是年8月,该团创演的《烟花泪》由北京电影制片厂谢添执导拍摄成戏曲艺术片。

在1980年至1987年期间,临汾蒲剧院蒲剧团排演了《斩上官》、《团员之后》、《清风亭》、《杨门女将》、《白沟河》等剧目,深入城乡厂矿,且远涉西北进行了巡回演出。

1990年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影响下,临汾蒲剧院蒲剧团与青年团合并为实验蒲剧团。当年以《太君辞朝》、《杨广逼宫》、《通天犀》等剧目,参加山西省振兴蒲剧调演,雷俊生、薛晓明、薛三勤获主演金牌奖。1991年12月与1992年10月,任跟心、郭泽民先后赴北京和上海参加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展览演出委员会主办的亚洲戏剧研讨会展览演出,及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豹王皮草行主办的中国戏曲博览展演暨研讨活动,分别演出代表剧目《挂画》和《徐策跑城》。1993年4月,任跟心、郭泽民、白麦浪应邀赴新加坡参加“’93华族文化节狮城地方戏曲展”演出。次年,实验蒲剧团30余人再赴新加坡,参加“’94狮城梅花戏剧展演”演出《火焰驹》、《打神告庙》、《杀驿》、《杀府》、《救裴生》、《画梅》、《通天犀》、《烤火》、《小宴》等剧目。期间,与新加坡艺员同台演出《双龙会》,并进行艺术交流。在国外演出的同时,实验团改编排演了《孤儿记》和新编古代戏《西施归越》,前者参加了全国戏曲调演北方片的演出。雷俊生获优秀主演奖,李四平、田永红获配角奖。1995年10月,实验蒲剧团亓建生以《小宴》、解光礼以《采花》参加全国首届中老年戏剧汇演,双获牡丹奖。同年,实验蒲剧团赴四川省成都市参加第四届中国戏剧节,演出了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蝴蝶杯》。崔彩彩获优秀演员奖,郭泽民获优秀配角奖,雷俊生、余琴获表演奖,此外还获剧目演出、导演和音乐设计等多项奖。戏剧节期间崔彩彩以《杀狗》、《杀嫂》、《救裴生》举行了梅花奖推荐专场演出,并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这一时期,蒲剧院在人事、机构上均做了较大调整。李安华、李希珍、崔凤鸣先后主持工作,原艺术室分为音美、创作和表导演三室,并增设了老干部科和第三产业办。

1996年1月,任跟心任实验蒲剧团团长、郭泽民任指导员,后又分别担任蒲剧院院长和副院长职务。1996年年底,任跟心、雷俊生主演的《杀狗》由山西省电视台拍摄戏曲艺术片。1998年9月,实验蒲剧团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火焰驹》、《薛刚反朝》入选中央电视台《戏曲艺术精品库》。1999年,实验蒲剧团成功排演了由纪丁编剧,李安华导演的新编现代戏《土炕上的女人》。该剧深厚悠长的人文内涵和卓越的舞台艺术,成为蒲剧表现现代生活的典范之作,在中国剧坛产生了强烈反响。至今《土炕上的女人》已演出300余场。应邀赴北京、上海、广西、四川等地参加国际性及全国性的戏剧活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