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洛阳音乐广播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洛阳广播电视台大事记

洛阳广播电视台

大事记

1960年з月,洛阳试验电台建立,1981年更名为洛阳人民广播电台,是河南省内首批建立的广播电台之一。

1975年9月,洛阳市电视台正式开播,成为全国首批建立的城市中心台之一,也是河南省建立的第一家城市电视台。

2009年11月,洛阳市电视台、洛阳人民广播电台合并成立 “洛阳广播电视总台”。

2010年4月,洛阳广播电视总台交通广播频率在洛阳市交警指挥调度中心建立洛阳首个交警直播室,也是河南省首个交警直播室。洛阳广播电视总台承办的大型舞剧《牡丹亭》在洛演出,这是历届洛阳牡丹花会中首个大型舞台剧演出活动。8月,洛阳广播电视总台文艺广播频率fm102·1开播,广播专业化传播形态进一步形成。

2011年4月,洛阳广播电视总台策划举办了“洛阳市首届歌手大赛”,成为洛阳台一张靓丽的文艺名片。5月,洛阳广播电视中心项目(洛龙区文博路3号)正式动工建设。8月,洛阳市和日本冈山市进行友好城市交流,洛阳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新闻首次实现从国外发回视频报道。

2012年2月,经河南省广电局审核并报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同意设立“洛阳广播电视台”保留原三套广播频率和三套电视节目,统一呼号为“洛阳广播电视台”,使用原洛阳电视台台标。5月,由洛阳广播电视台建设的洛宁马店调频同步广播覆盖台开播,结束了洛阳西部县区无调频广播信号的历史。8月,由洛阳市纪委和洛阳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百姓问政》电视问政节目首次以直播形式播出,引发央视等中央媒体关注报道以及网民热议。10月,洛阳广播电视台移动电视项目启动,电视节目从单一荧屏拓展到大、中、小屏,线上线下同步传播,并实现了电视节目回放和点播功能。采用数字传输技术的新闻直播车投入使用。

2013年2月,洛阳广播电视台启动 “新闻制作网”,取代传统的录像机线性编辑模式,大幅提高新闻时效性。9月,开工建设新闻直播室、直播网。

2014年1月,《直播洛阳》栏目开播,成为洛阳广播电视台首档实现直播的电视新闻节目。同期,《行风热线》也由广播节目拓展为广播、电视、网络同步直播。2月,采用国内先进的全数字音频系统的洛阳音乐广播频率fm93·6开播,成为洛阳地区首个专业化音乐频率。6月,电视《洛阳新闻联播》首次实现直播。7月,洛阳市政府指定洛阳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频率fm92·7为洛阳市应急广播电台。8月,洛阳广播电视台通过移动光纤对栾川龙峪湾“洛阳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进行直播,首次实现异地远程直播。9月,洛阳广播电视台 “新闻制作网”和“节目制作网”全面建成,电视节目制作手段从线性编辑全面过渡到网络编辑。10月,洛阳广播电视台成立新媒体中心,为传统媒体从 “收听收视”到“应用服务”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2015年8月,洛阳广播电视台《百姓问政》节目获 “全国城市台十大创新栏目”和“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地面电视栏目”殊荣,新闻资讯频(lytv-1)荣获“2015中国电视欣赏指数最具影响力本地频道”大奖。

2016年3月,洛阳广播电视台全部电视频道完成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iptv信号接入及上线调试,实现全频道宽带网络播出。5月,洛阳广播电视台在洛龙区八里堂组织举办了“糖唐音乐节”,开创河南省大型音乐节的先河,10万余人在现场感受音乐节盛况。6月,洛阳广播电视台广电中心项目建成,洛阳广播电视台新址正式启用。7月,洛阳广播电视台撤销洛阳音乐广播频率与影视文娱频道,音乐广播fm93·6并入洛阳经济广播频率fm106·5。11月,洛阳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频率fm106·5(后更名为洛阳音乐广播频率)脱口秀节目《三点开整》正式开播,连续多年保持同时段全省收听率第一。

2017年4月,洛阳广播电视台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称号,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跃上新台阶。9月,洛阳广播电视台首次尝试政论片创作,摄制6集电视政论片《改革潮涌洛阳城》,全面总结展示洛阳发展成果。洛阳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频率fm102·1并入洛阳综合广播频率fm88·1。

2018年4月,洛阳广播电视台创新推出首档电视通俗理论节目《解码洛阳》,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6月,在2018中国传媒大会上,洛阳广播电视台荣获“金长城传媒奖• 2017中国十大影响力城市电视台” 荣誉。10月,洛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央厨房” 正式上线运行。洛阳广播电视台推出16小时大型全媒体直播节目《我们的重阳》,广播、电视、网络同步直播,超百万人次观看,是建台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全媒体直播。

2019年2月,洛阳广播电视台主办的2019春节河洛文化庙会暨首届隋唐新春灯会在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举行,16天接待游客28万人次。3月,洛阳广播电视台与腾讯公司、华数公司就共同组建新媒体战略联盟成功签约,拉开洛阳广电全面实施数字化融媒体战略转型的序幕。9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品牌节目《传奇中国节·中秋》首次聚焦洛阳传统节日文化,洛阳广播电视台圆满完成相关摄制任务。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洛阳广播电视台耗时4个多月倾情打造的音诗舞情景剧《焦裕禄》成功搬上舞台。洛阳广播电视台牵头实施的洛阳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面完成,洛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的互联互通。

2020年1月,经河南省广电局审核并报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同意设立洛阳广播电视台文旅频道(原为公共频道)、音乐广播频率(原为经济广播频率),其中文旅频道是全国首个地市级广电台专业文旅频道。2月,洛阳广播电视台组建融媒体新闻中心,内设综合策划、采访、编辑、外联和新媒体五个部门,台发展进入媒体深度融合阶段。4月,因疫情原因,洛阳广播电视台创新推出第38届牡丹文化节“云赏牡丹 花开满屏”24小时大型线上直播活动,总观看量达2036万人次,信息推送覆盖人群1·4亿。9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在应天门广场举办,洛阳广播电视台作为协办单位,举全台之力承担了大量拍摄制作、 新闻采访和后勤保障等任务。12月,全新一代广播直播车交付使用,具备广播节目直播、移动直播优化等功能,整体技术性能全省领先。

2021年1月,洛阳广播电视台实现所有地面频道高清化播出并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的验收,电视节目高清化改造全面完成。4月,洛阳广电传媒集团注册成立,标志着洛阳广播电视台深化改革工作迈出重要一步。

2022年6月,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同意设立洛阳广播电视台移动数字高清频道,可实现公交电视、地铁电视、机场电视等移动平台的传播覆盖。7月,洛阳市广电数字产业园成立,首批10余家互联网和数字化领域的头部企业入驻。8月,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洛阳广播电视台12讯道4k超高清大型转播车交付使用,可满足各类大型演出、体育赛事的超高清现场直播。11月,设计承建的洛阳市隧道应急广播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拓展了应急广播的覆盖领域,推动了全市隧道应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洛阳广播电视台全新平台型媒体app“看洛”上线试运行。12月,面积610平米,全区域智能控制、恒温恒湿的全媒体新闻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人不出中心即可完成采、编、播、发全生产流程。

2023年5月,按照市委总体要求和建设现代传媒制度的总目标,洛阳广播电视台把几十年延续施行的“频率频道制”改为“中心制”,将全台分散的28个部门整合为六大中心和两个部室,在重塑性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2025年4月2日,洛阳市慈善联合总会与洛阳广播电视台正式签署2025年度宣传战略合作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