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58-1993)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三门峡水力发电学校正式成立,将三门峡陕县作为学校校址。1956年9月1日,首批学生451人进入学校学习,分为水力工程建筑、建筑机械与装备两个专业、10个班级。
1957年,学校从三门峡陕县迁至洛阳市涧西区,更名为洛阳地质勘探学校,改属建材工业部领导;1958年,更名为洛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1960年,更名为洛阳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大专。随后,学校经历了停办、复校、半工半读、再次停办、校办工厂扩建等时期。
1961年5月,学校停课保点。1963年4月,学校复改为洛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硅酸盐工艺专业随之恢复招生。1965年,学校更名为洛阳玻璃厂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增设玻璃纤维专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再次停办。
1975年,学校恢复办学,校名为河南建筑材料工业学校。1979年,学校更名为洛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面向全国招生。1980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84年,更名为洛阳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恢复大专;1993年,更名为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全国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
洛阳大学(1980-2003)
1980年,洛阳市大专走读班成立。1981年,学校改为洛阳市走读大学。1982年,学校更名为洛阳市职业大学。1985年,学校更名为洛阳大学。2003年,洛阳市第一师范学校并入洛阳大学。
洛阳市第一师范学校(1924-2003)
洛阳第一师范学校原名洛阳初级师范学校,它的前身是洛阳县立师范学校,建于1924年。
1986年定名为“洛阳市第一师范”,
1990年又增挂“洛阳市教师进修学校”的牌子。
1993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五年制小教大专试点学校,并被确定为河南省窗口师范学校。
开始发展
洛阳理工学院(2007-今)
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洛阳大学合并组建升格为洛阳理工学院。2013年,学校被确立为河南省首批五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2016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本科院校。2019年7月,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20年,学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授予“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4月21日,洛阳理工学院鲲鹏产业学院揭牌成立。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2021年,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9月17日,洛阳理工学院博物馆揭牌。2022年11月11日,河南省教育厅等十五部门发布《关于公布省级特色行业学院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 ,洛阳理工学院申报的建材大数据行业学院获批立项建设。
2025年7月2日上午,洛阳理工学院附属初级中学与附属小学揭牌仪式分别在洛阳市古城初级中学、古城小学举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