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置10个院(部),开设34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经、管、文、艺等门类。学院 | 本科专业 |
---|---|
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机器人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生物医学工程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智造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工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 |
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
艺术设计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西班牙语、日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创新创业学院(工程师学院) | - |
基础部 | - |
电气工程学院 |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
参考资料:备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学校共有教职工747人,专任教师63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比约92·10%,副高及以上职称约30·25%,现有省级教学名师5人。类别 | 名称 |
---|---|
省级教坛新秀 | 葛腾飞、吴大志、陈华、罗家毅、王英明、葛根旺、魏平玲、陈昊楠 |
安徽省教育厅,2012—2018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名单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82项,其中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特色专业2个,特色专业()群)建设(培育)1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2项,规划教材3部;省级教学团队12个。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现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共计282项,其中,课程类建设项目59项,教育教学研究项目73项。学校立项建有省部级13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mooc课程和54门spoc课程。
据2019年12月学校官网数据,2018-2019学年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教师主持建设的省部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4项。学校与腾讯联合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设有“腾讯卓越班”;设有《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日本大阪大学3+1留学深造及访学项目。
类别 | 名称 |
---|---|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 土建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新机制研究 |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物理实验、高等数学 |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 微观经济学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自动化、金融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 |
省级教学团队 | 英语口笔译教学团队 |
参考资料: |
项目名称 | 奖项等级 | 获奖年份 |
---|---|---|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三等奖 | 2013年 |
独立学院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三等奖 | 2013年 |
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互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二等奖 | 2016年 |
加强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推进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 | 二等奖 | 2016年 |
高等数学的课程建设 | 三等奖 | 2017年 |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法律意识研究 | 三等奖 | 2017年 |
安徽省教育厅,2012—2018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名单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2023年,学院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现有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共14项)。学校教师主持建设省部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2项。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6月,2019年以来,学校学生在a类赛事中获奖288项,b类赛事获奖814项,以学校学生为主的团队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金奖。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项、省级93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获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研究项目8个,分别是马鞍山学院-当涂华水水务实践教育基地、马鞍山学院-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马鞍山学院-圆融光电实践教育基地、马鞍山学院-安徽海思达机器人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马鞍山学院-华清远见南京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马鞍山学院-安徽万向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马鞍山学院-马鞍山众翌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和马鞍山学院-珍岛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其中结题5项,新增3项。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