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文化传统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结构上以马鞍山市第二中学的大门为设计起点,将其简化成线稿,通过艺术手法归纳为三角形和m造型,并结合在一起,简介稳重大气。图案如一位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如一本翻开的书,将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像一只帆船在乘风破浪,不断前行,驶向成功的彼岸;又类似于日出,象征年轻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有类似于跑道,象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竞争、力争上游的求学精神。

标志采用的红色稳重且具有张力,体现学校的教学实力;同时红色代表着激情、奔放,彰显全体师生积极向上、不轻言放弃的精神;红色还具有一种历史感,体现出学校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丰厚。

雏鹰雕塑

雏鹰是二中学子的象征。1990年,中共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为表彰马鞍山二中在教育教学和高考方面的突出贡献,赠送二中一尊“雄鹰展翅”的巨型雕塑,寓意二中莘莘学子乃校园之雏鹰。

精神文化

校训

厚德、励学、敦行

“厚德载物”明确了塑造学生灵魂的指向,“励学探于奥旨”告诫唯有勤奋,方能学有所成。“敦善行而不怠”强调勇于实践、不辍行动的意义。

“厚德”以做人,“励学”以为学,“敦行”以行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成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校歌

《校园的雏鹰》

作词:郑式宏、汪正贵;作曲:王怀坚

天门楚江开,钢花映朝阳;大江育壮志,熔炉铸栋梁。

天门楚江开,钢花映朝阳;大江育壮志,熔炉铸栋梁。

我们是二中校园的雏鹰。遵纪守纪,勤奋学习。

我们是二中校园的雏鹰。优化个性,全面发展。

插上智慧的翅膀,时刻准备远航,飞向未来,飞向四面八方,四面八方。

插上理想的翅膀,时刻准备远航,在祖国大地,五洲四海振翅,翱翔。

马鞍山二中赋(并序)

作者:任尔仲

江东名郡,千年浩气;皖江门户,万古流风。接楚连吴,群山九鼎环一湖;怀古抱今,风雅千载孕诗城。牛渚临江,望翠螺之斜矗;天门中断,如双阙之峭立。山川灵秀,盛唐诗风,与太白共守;江水浩荡,大宋词韵,和之仪同饮。

河山竞秀,校城同辉。丁酉建校,红霞满天。墩子山上,荜路蓝缕启山林;花山北麓,栉风沐雨开新篇。群星苑里,曲池潋滟;后乐亭边,牡丹争妍。雏鹰展翅傲长空,七星闪耀引航程。江南独秀一枝花,杏坛遍溢万里芳。及夫甲申之夏,吾校东迁,重修楼宇,再起廊檐。二水相映,四虹卧波。碧潭烟雨,荷沼清涟。香樟笼翠,松柏凌空。春晖夏幽,惟闻书声琅琅;秋逸冬韵,但见英姿翩翩。崇阍岳峙,喻飞腾之奇景;暮蔼欹沉,闻响动乎疏钟。

若夫诗城胜状,赋吾二中。历任校首,重道兴学,心系教育,殚精竭虑,代代相传,景行行止。二三一一,凸显艺体特长;一体两翼,构建素质模式。创安徽首家示范,立全国文明标杆。身体力行,弦歌不辍,二中人砥砺廉隅;披肝沥胆,矢志勿渝,五十载风雨兼程。崇尚科学精神,求真求实求新;追求体育风范,更高更快更强;濡染人文思想,厚德励学敦行。兴基固业,开理念而先河;树蕙滋兰,举创新之大纛。

至若名园流韵,鸿儒云至。诲人不倦,薪火相传。黑发染白霜,耕耘三尺讲坛;呕心育英才,呵护万千桃李。感动校园常在,爱心助学相闻。模范先进明心守道,专家学者枉驾相存。魅力新二中,翘楚缘师德。

二中学子,风神激荡。龙吟鹤舞,凤翥鸾翔。明德显才,奉为圭臬; 科技之星,文体之星,希望之星,星光灿烂;奥赛之喜,折桂之喜,建功之喜,喜报频传。六艺兼修,据江东而独秀;英才辈出,成奇伟以谁先?

泱泱二中,意气昂扬。硎发新刃,风行水上。心惟一念,志在四方;经天纬地,济世安邦。云河出涧,其势汪洋。驰怀五岳,游目八荒。试看清笛箫鼓,明暮云之晻霭;秋月庭闱,晓晨光之熹微。风清乐雅,御飘风之婉婉;师善生贤,乘玉轪之恢恢。仰望星空,琼宇浩渺情正浓;脚踏实地,如沐春风花更红!胸怀爱国热忱,兼具国际视野;秉承传统美德,更显现代文明;弘扬科学理念,深蕴人文素养。江东俊才,文脉绵长。振长翅以翱翔,搏大江而扬帆!

雄哉!我二中之人,凌碧空之杳缈,挽长缨之奋飞!

壮哉!我诗城二中,立百年之伟业,泽万里之春晖!

社团文化

学校办有校报校刊《群星报》《雏鹰》和校园电视台、广播站、英语角、中学生业余党校、二中文化讲坛、校园文化艺术节、“感动校园人物(集体)”“十佳教师”评选表彰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