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作用
民盟自从在安顺建立组织以来,始终把参政议政工作放在首位。一是参与地方大政方针的协商。盟市委领导同志认真参加中共安顺市委、政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的情况通报会、民主协商会。就安顺市的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人大、政府、政协的重大人事安排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就安顺市国民经济计划、社会发展纲要及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制定、修改提出了民盟的意见和建议,并得到采纳。盟员中有一人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一人任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参政党的作用。二是搞好调研工作,做到言必有据。盟市委依靠基层支部和广大盟员,将调研工作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民盟人才济济的优势,围绕中共安顺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我市改革开放中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并根据具体情况形成写成提案、议案、政协大会发言、社情民意、调研报告等供有关部门参考。仅在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的几年中,提交的提案、议案就有200余件,范围涉及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统战、城市建设、环保、治安、“三农”问题、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等方面。其中,《加强劳动法宣传力度,切实保障私营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启动全民劳动预备役教育工程,以我为主,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强中小型水库建设》、《发展社会力量办学》、《扶持和发展社会力量办科技》、《加强对我市城乡文化工作的领导,重视文化馆的巩固和发展》、《抓住城市改扩建之机,建设完善市区旅游景点,改善城区旅游服务功能》、《关于在我市中小学开展乡土教育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关于加强疫情管理工作,及时解决疫情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等五十余件集体及个人提案获表彰。《未雨绸缪,注意安顺市旅游业非持续性特征的研究》、《安顺市普通高中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设的建议》、《关于重视和加强我市疾病控制预防工作的建议》等大会发言受到有关部门重视。有的上升为市政协建议案提交有关部门单位参照实施,发挥了参好政,服好务的作用。三是发挥特邀人员作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二十余年中,我市盟员中,有一百一十三人(次)先后任过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督学、党风廉政监督员、特邀纪检监察员、警风警纪监督员、行风评议员等。这些同志通过各自工作渠道,参与了围绕地方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反腐倡廉、行风检查、义务教育、“两基”验收、城市建设等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的考察视察、专题调研和专项检查活动,切实履行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
三、加强自身建设,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盟员素质
加强自身建设是决定参政党素质和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是提高盟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客观需要。民盟安顺市委始终重视和加强思想建设工作,始终把提高盟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民盟市委结合形势发展,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参加培训和自己开办培训班、专题学习和系统自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了中共中央[1989]14号、[2005]5号、[2006]5号文件、中共中央十五大、十六大历次会议精神,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战线理论等。结合民盟历史,学习了盟史、《盟章》,加强对广大盟员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盟合作的优良传统教育。使大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明白了参政党成员的职责、要求、义务,提高了“四个能力”,增强了接受并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性,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在组织发展工作中,民盟市委按照民盟中央及民盟省委的要求,坚持“三个为主”稳定发展的方针,坚持“发展为了工作,在工作中发展,巩固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民盟中央组织发展工作条例》注重质量,严格入盟审批程序,坚持半年培养期,把好入口质量关。注意发展年富力强,有代表性,政治、业务素质好的同志入盟。盟员中有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一名,省管专家两名,市管二专家两名、区拔尖人才一名。
为进一步搞好组织发展工作,2002年民盟市委对基层组织进行调研,撰写了《民盟基层组织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探索制定了《中国民主同盟安顺市委员会基层组织工作办法(试行)》,民盟省委领导到安顺检查工作时肯定了该办法对基层组织的指导作用。2006年盟市委结合换届工作对基层支部进行调整,将原有十三个支部合并调整为十二个支部;同时,让一大批年富力强、工作踏实、热心盟务的同志走上支部主委及市委委员的岗位,他们在民盟及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