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牡丹江站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站建筑规模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站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设计理念

牡丹江站设计体现中东铁路百年历史风格,将哈尔滨、牡丹江和绥芬河三站的风格有机结合,借鉴俄罗斯等欧洲国家的建设风格,体现牡丹江站的历史性、标志性和门户性。牡丹江站新站站房房顶设计为圆弧结构。牡丹江站设计为高架候车旅客车站,主要包含旅客购售、候车乘车功能、进出站功能、行包办理功能以及部分铁路运行设备用房、车站办公等。

设计参数

截至2019年4月,牡丹江站站房总面积2·9535万平方米(不含北站房),站台风雨棚投影面积36965·62平方米;旅客出站地道建筑面积4077·84平方米;行包地道建筑面积5339·28平方米,包括侧式站房和线上候车厅两个部分,侧式站房面宽长为173·1米、宽39·6米、主体高36米,规模约1·42万平方米,为多层建筑,设计为3层(局部为4层)。线上候车厅设计长193米,宽71米,规模约1·38万平方米。牡丹江站北站房(牡丹江综合交通枢纽(公铁联运中心))站房面积9669·7平方米。

整体布局

牡丹江站的布局为“一条轴线,两个中心”,即以站房中心里程及对应太平路为主轴线,在主轴线上设置南、北两个站房及广场。旅客可通过南、北两个入口进入南站房、高架站房,在入口处经过安检后,乘坐两侧电梯直达高架候车厅,旅客在这里办理检票、候车、行包托运等业务,穿过宽敞明亮的高架候车厅下楼梯抵达各个站台乘车。

截至2018年9月,旅客持票进站后,可见站内设置的28个检票口,旅客可通过其中的14个高铁检票口进入高架候车厅。牡丹江站还设置了自动扶梯30部,其中站房内部为23部、地道内为7部。

牡丹江站出站厅位于牡丹江站南站房的东侧,与牡丹江站地下通道贯通,沿地下通道出站可直行至出站厅,使用出站厅,旅客出站距离较之前缩短约300米。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