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佛教活动最早可追溯至东晋时期(317-420年),据记载当时已有僧道在此结庐修行。
南朝刘宋时,陆修静曾在此潜修。西汉时,苏耽传说中的仙人,又称“苏仙公”,曾在此筑亭炼丹,故曰南亭仙。元代在此山山顶建有庵堂。清康熙年间,耒邑知县张应星亲谒南岭仙庵,并撰写对联一幅:“日受千人拜,夜照万盏灯”。古代的南岭禅寺还曾开过戒场,容纳过千僧。在1942年,仙庵惨遭日寇轰炸,殿宇坍塌,僧侣逃离,佛址成为一片废墟。
现存主体建筑南亭仙寺始建于1938年,历经战乱损毁,解放后获准重建并多次修葺。2022年资料显示,寺院在保留历史风貌基础上进行了修葺。景区坐落于耒阳古城西郊丘陵地带,距城区中心直线距离约五公里,与武广高铁新耒阳站直线距离不足三公里。最高点海拔299·6米,登顶塔楼可东眺耒水蜿蜒穿城而过,西望乡野阡陌纵横。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9℃,风光旖丽;鸟语花香、灵气可鉴。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