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馆建设
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新馆舍是由旅港侨胞吕振万、港胞余新河等两位先生捐资兴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系三进宫殿式建筑。馆舍依山傍海,气势磅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加之周围花木掩映,草坪、石埕辅配,更令幽雅宜人。倘若登临第三殿二楼南眺,金门、角屿、小嶝、大佰、小佰诸岛清晰如临;如环顾四周,石井古港两岸的石井、水头、安海、东石及金井等著名侨乡的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尽收眼底,展现着一幅美丽诱人的闽南海滨的独特的山光水色、村容镇貌的五彩缤纷画卷,令您如置身美丽仙境中,心旷神怡,如痴如醉,别有一番情趣。假如您浏览参观展馆,可了解杰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光辉且艰辛的一生经历;感受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肃然起敬。
展馆设一个序厅和两个大展厅。序厅在第一殿底层,主要是通过郑成功的全身佩剑塑像(2·5米高)和“受降图”、“欢迎图”等再现了英雄郑成功的伟大形象,说明了郑成功驱荷复台和开发建设台湾的两个最突出的丰功伟绩。第一展厅在中殿,主要是通过部分相关的文物、图照片等展示了郑成功艰难曲折而光辉夺目的一生经历;尤其是通过当年郑家军英勇善战的优良品德,说明和烘托了郑成功及于其教导之下的郑军将士们那种为了收复故土、为了拯救深受荷夷蹂躏压榨的苦难深重的台湾同胞而不避艰难、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第二展厅在第三殿底层,也是通过一些相关的文物、图照片,还有部分我国党、政、军领导人和中外名人志士颂扬郑成功的题词、字、画等,进一步地说明了郑成功爱国精神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作用,说明了郑成功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旗手和光辉典范;也从而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揭示了加强国防、反对侵略的重要性,起到提高观众的国防意识的作用。
资料
一九六二年一月二十八日,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之际,这个纪念馆开馆。全馆分为七个部分,展出各种文物、资料、照片、雕塑、模型三百余件,比较系统地展示了郑成功的生平事迹。 郑成功的一生,闪耀着不可磨灭的的爱国主义的光辉。他光复与开发台湾的伟大业绩,将永远彪炳于史册。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纷纷前来纪念馆参观、瞻仰。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也专程到此考证、研究。
在纪念馆精致的陈列橱里,有郑成功佩带的玉带穿过的龙袍残片、鞋子、图章等遗物。在字画资料中,有广泛流传于福建、日本、东南亚一带的郑成功诗作及其手书,有“郑成功与王忠孝对弈图”等。在研究郑成功的重要文献史料中,有《海上见闻录定本》、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以及记载郑成功治台业绩的《稗海纪游》、《东山国语》等。其中,《海上见闻录定本》是一部极为难得的文献抄本。《海上见闻录》系“鹭岛道人梦庵”,即厦门人阮(文杨)所撰。阮氏生于明天启七年,是郑成功在厦设立的储贤馆成员,熟悉郑氏事迹。《海上见闻录定本》是一九六o年在同安县发现的一部手抄本,共有两册。从卷首作者的自序得知,《海上见闻录》是初稿,系未定之书,作者晚年重新修记和补充,纠正了初稿中不少错误,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史料陈列橱里,还有《被忽视的台湾》一书的图片。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